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媒体聚焦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时代楷模”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抗疫事迹座谈会今举行

发布日期:2020-09-28

(媒体报道部分截图)


9月23日,中宣部发布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等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深圳市援鄂中医医疗队作为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位列其中。今日上午,“时代楷模”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抗疫事迹媒体座谈会在深圳中医院举行。


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易铁钢


纯中医药治疗率73.9%

在本次座谈会上,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易铁钢介绍了医疗队的基本情况。在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组队通知后,深圳市中医院当天集结人员,连夜筹备防护和生活物资,与区级中医院共同组建了由25名队员组成的深圳援鄂中医医疗队,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2月18日,该医疗队进驻雷神山医院接管感染三科六(C6)病区。从“零”开始建设,肩扛手抬,仅用了 54个小时,就把这个病区从一个“空壳”装备成一个有48张床位,随时可以收治患者的传染病病区。


通过共同努力,深圳中医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46名,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该病区3月23日实现重症清零,3月28日实现患者清零。3月31日,深圳驰援武汉中医医疗队返回深圳。


“中医医疗队根据在深圳治疗重症患者的经验,结合武汉的实际情况,在当地迅速开展起针灸、经络按摩、手指点穴、红外线治疗、呼吸排痰训练等十余项中医特色治疗。并通过宣肺透邪,止咳平喘,清肺解毒法,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早日脱离呼吸机、从危重转为轻症进而完全康复。”易铁钢表示。据介绍,在武汉雷神山C6病区46名患者治疗中,中医药参与率100%。此外,纯中医药治疗率73.9%、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有效率100%、中医药参与救治危重症率100%、 零死亡病例、无轻症向重症转化病例。


现场分享援鄂经过和体会

医疗队代表刘磊、医疗队队长刘禹翔、医疗队代表彭思萍


在本次座谈会上,医疗队队长刘禹翔、医疗队代表彭思萍、刘磊分享了援鄂经过和体会。在雷神山医院病房的建设工作尤其艰辛,在病房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物资送不到病房的情况。“医疗队员们采用排队传递火炬的方式,把物资从栅栏缝中沿着病房旁陡峭的斜坡一件一件的传递上来,然后自行组装各种货架、设备。”刘禹翔回忆说,病房建设工作尤其艰辛,从小到一张床头卡的粘贴,大到病区置物架的搬运和安装全都靠队员亲力亲为。


病区里多半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生病了更渴望关心。“一些病人长时间离开家庭,辗转多家医院,需要心理安慰。在‘望闻问切’的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有亲密接触的过程,这也能让病人心情好很多。这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刘禹翔说。中医医疗队的队员们主动关心老人的生活,安抚他们的情绪,每天下午,给患者安排活动时间,教他们拍打操、坐式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建立医患微信群,医患及时沟通,对于出院患者,也定时跟踪随访,以便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病区一位77岁老人,入院时已告病重七日,米水未进,自觉时日无多,准备自我放弃。在儿子的要求下,这位老人转院至雷神山医院深圳医疗队所负责的病区。入院时,老人气憋,血氧低,凝血功能异常。医生给他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中药温阳益气,宣肺化痰,加上营养支持。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日渐好转,脱离了呼吸机,开始能自己进食,并能下地活动,气促的症状一天天好转,不太擅用手机的他,用了近二个小时在“雷神山C6医患群”中敲出二百多字不带标点符号的感谢信,表达内心的感谢。住院21天,老爷子康复出院了。


回忆起在雷神山医院的这段抗疫经历,刘禹翔说,在全力以赴付出的过程中,她收获了更多的感动和感谢。“我最怕的是病人跟我们说谢谢,每次说的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受。因为他们太不容易了,是真的需要我们去关心。”刘禹翔说“武汉人民真的非常了不起,是英雄的人民。获得了称号,我们医务人员也很受鼓舞,这鼓励着我们去努力做好自己,做得更多更好。”


转自:广州日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