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带头人张大宁教授为国医大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优秀中央保健医生。全国中医肾病学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博士后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肾病学国家授衔专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与有关方面提名,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国际天文联合会把中国科学院新发现的831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大宁星”。
张大宁教授是一位医学界和社会公认的、有着高超临床疗效的中医大家,其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有着卓著的疗效,其临床疗效遥遥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几十年来,经其治愈的患者数以万计,不少国家元首政要都慕名求诊,获得满意的效果。他医德高尚,严格律己,对待病人,他都一视同仁,奉为至亲。门诊看病时,经常从早上八点诊病到半夜,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病人感动万分。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天不离病人,有求必应,用他自己的话说:“从个体上、现象上看,是病人求医生;而从整体上、本质上讲,是医生求病人。脱离了病人,医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科研方面,张大宁多年从事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他强调“在临床实践有效的基础上,从事基础研究”,作为首席专家,负责国家“十五”、“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课题多项,其研究成果证实,中医药对于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以及血管狭窄等,都有着良好的效果,从而打破了西医“不可逆”的理论,也为其它脏器硬化和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其领衔研究的“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TNF-α对肾间质纤维化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及补肾活血法对TEMT的抑制作用”、“补肾活血法在肾间质纤维化上的应用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等,先后荣获国家各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十余项科技成果奖及多项发明专利。本单位柔性引进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张大宁国医大师中医药防护肾脏疾病团队,在我院创办张大宁国医大师中医药防护肾脏疾病工作室,结合引进团队在国内领先的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优势和资源,使深圳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临床和科研研究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中医界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特色中医药治疗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合作方向重点为脾肾相关理论在慢性肾脏病的应用、IgA肾病发病机制及中西医防治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等。
本学科在张大宁国医大师团队的指引下,明确了“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医基础理论,优化了本学科的中医基础临床理论知识,同时基于张大宁国医大师多年的临床基础研究上,开展研发3-5种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新的有效中医药方剂工作,并结合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科研技术提升科研水平,发表较高水平的文章及构建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医肾病实验室,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综合提升深圳市中医肾病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2018年肾病科被广东省卫健委直接评为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目前专科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及较高的学术地位,省内具有领先的中医药防护肾脏疾病综合医疗水平及中医药科研能力。近期团队合作成果有积极人才培养,先后培养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6名,医学博士5名,医学硕士12名。开展临床新技术6-8项,中医临床水平得到较高的提升,年门诊量突破10万人次,主编及出版学术专著3部,申请专利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本学科已成为在临床、科研、教学、养生、保健、文化等方面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深圳一流的中医肾病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