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护人员众志成城、无私奉献,打响了疫情防护的阻击战,共同谱写了新时代全体医务人员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动人篇章。
深圳市从疫情发生开始就非常重视中医在这场阻击战中的作用,指派我院陈生、曾仲意、吴泽铭等中医专家进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随后我院喻闽凤、刘禹翔、王刚、谢纬等专家也都陆续加入。随着疫情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产生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治疗成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又派出了第二批中医专家组进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我市全部确诊及疑似患者进行中医干预。
同时,为应对复工潮可能带来的影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决定组建第三批医疗援助队,其中60名医护人员由我院派出。据悉,通知发出后,全院百余名医护人员踊跃报名。在赵恒侠主任、彭思萍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也主动请战。
2月15日,我和呼吸科贾丹同时接到来自医务科的紧急通知,立即赶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深圳市中医专家组团队。我们拎着行李直奔三院,在经过紧张的培训后,即刻投入工作。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我们才拖着行李回到宿舍。因为淋了点雨,气温明显下降,顿时就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冲完澡赶紧喝了一包防感汤,并把防感香囊放到枕头旁,睡完一觉,第二天就满血复活了!
我俩的工作主要是协助中医专家写会诊记录,录入处方,追踪回访出院病人,记录每日全院确诊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晚上汇总各种数据。平常看似简单的望闻问切,在这特殊的时期都显得格外吃力。专家们每进一个病区需要繁琐却又必须的防护装备,隔着护目镜和面罩,舌诊也变得很困难。进去一次病区要看几十个病人,每看完一个病人,都要用纸笔仔细记录下来。这些记录是无法直接带出病区的,事后还需要重新整理。查看完所有病人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出来以后还要写会诊记录。为了让病人能够早点吃上中药,很多专家都工作到很晚。
有些病人不愿意吃中药,专家们就变着法子用各种中成药和中医特色治疗,比如中药热奄包、防感香囊和八段锦康复锻炼等齐齐上阵。专家组的徐卫方主任教病人做活力操,按摩及拍打手太阴肺经。因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西医院,中医设施不够齐全,中医专家们纷纷从各自的医院调来各种“法宝”。在这个临时成立的中医专家组里,大家因为抗击疫情而拧成一条绳,群策群力,贡献良策,立志让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前期病人增长比较快,第一批中医专家组人力有限,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没能接受中医治疗。对这部分患者,中医专家组成员进行了电话回访,根据患者的情况配送中成药及防感复元香囊,并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康复锻炼。为尽快完成这项工作,陈生主任亲自给病人打电话,还带领专家组的多位主任一起打包寄快递,错过吃饭的时间就来碗泡面。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做出的小小举动让隔离中的病人感受到了关爱,我们也收获了很多的感谢。
事实胜过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临危授命,立即投入战疫,疗效显著!在没有抗病毒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就是最好的“特效药”!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就是最好的“疫苗”!经过专家组数天的不懈努力,还有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通力协调下,中医治疗覆盖率达到96.6%,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轻型、普通型患者在早期进行中药干预后,症状改善率达95%,发挥了早期截断,以防病情加重的作用;对于病情危重者,中医药专家组对他们进行了精细化管理,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努力提高治愈率。经过我们的努力,不少患者开始主动要求喝中药。在看到患者的神奇变化后,不少医务人员也主动找中医专家把脉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看着这两天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新确诊的病人越来越少,所有人都倍受鼓舞,我们仿佛已经听到了胜利的号角!
进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五天了,心里记挂着家里的2个孩子。但此刻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我们不是独自在战斗。日前,我院也派出了由刘禹翔主任、彭思萍护士长带领的25人医疗队进驻武汉市雷神山医院。武汉是我的家乡,我的很多同学都奋斗在战“疫”一线。跟他们比起来,我做出的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在不久以后,我们就能胜利会师,所有分离的亲人们都能团聚!中医护佑中华民族繁衍至今,从未输过一场救民族于危难的疫战!我们是中医人,为中医感到骄傲!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李金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