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因为太容易湿,小伙子单身了22年.......

发布日期:2021-03-24

二十出头,正是人生最春意盎然的年纪,该成长的也都基本长成了,但还不至于成熟至过于谨慎,畏首畏尾,仍保持着青春独有的那股冲劲与冲动。与人相遇,与人故事,与人结局,并在接下来的人生里,悄悄的与人回忆......


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里,人,总是要湿的。在互诉柔情的清晨湿了眼眶,在暴雨磅礴的午后湿了肩膀,在一心同体的夜晚,终究湿了床......


我一直坚信,该湿的时候是不能太干的,直到我遇到了他,才明白该干的时候,太湿了也不行。因为,会很尴尬。


他说,各种社交场合,能避免则避免,因为他有一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湿起来的手,医学上我们称之为,手汗症。


什么是手汗症?


手汗症是一类因胸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手足多汗的疾病,简单的说就是手脚出汗不受控制,轻者表现为手脚潮湿,重者汗滴能顺着手往下淌。


最让人崩溃的是,这汗来的没有预兆,说湿就湿,不给你一点准备,也不给你留一点情面。无论是心仪的姑娘马上要和你握手,还是打排位决定胜负的团战,亦或是签署极为重要的合同,湿漉漉的双手都可能使得这日常的操作成为一种折磨,你不知道汗什么时候会来,这就像在你头上悬了一把剑,稍不留意,或运气差那么一点,就是异样的目光,就是差别的对待,就是有意的回避。


他说,没体会过得人是根本想象不到那种痛苦的,所以他终于下定决心,要进行手术。



手汗症可以通过切断胸交感神经进行改善,手术并不大,以现在微创的技术,只需要在胸口两侧各开一个几毫米的小口子,将内镜与器械探入其中,便能干脆的将交感神经切断,术后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并且痕迹也不怎么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台手术没有风险,因为还有麻醉这道坎。




胸科手术,因为要在胸腔中进行操作,所以难免会对我们娇嫩的肺产生刺激,为降低患者的痛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也就需要对肺进行麻醉。常规意义上,想要麻醉肺必须要从神经中枢的迷走神经下手,中枢、中枢,望文生义,麻醉肺所需要的麻醉深度远高于麻醉四肢体表,常常需要用到4-6种麻醉药,而其中每一种都有各种程度的副作用,用量越大,副作用自然就也就越大。


另外,由于麻醉,患者会失去自主呼吸,所以常要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用呼吸机维持生命。这说起来轻松,但你要是见过那根气管插管,就能想象出来这是多么糟糕的体验了:又长,又粗,又硬,霸道的穿过你狭窄的咽喉,一路向下,直达粉嫩脆弱的气管......




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深的深喉了,这就使得全麻下气管插管这一操作,存在着损伤牙齿、声门、气管的风险,并且术后可能会出现烦躁、谵妄、呼吸抑制、肺不张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当然,全麻插管该做还是得做,但对于手汗症这样的“小手术”来说,不得不配合上风险较高的“大麻醉”,总让人觉得有点亏?




如果说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那么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拿出先贤留下的针,纵然带着点意外,却也合情合理,理所当然。


针刺复合麻醉,脱胎于悠久针灸的新时代麻醉手段,通过针刺特定穴位,配合电刺激,促进人体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能够达到20~30%的麻醉效果,并且通过特定穴位的选取,可以对肺进行麻醉,这就意味着患者可以清醒的进行胸科手术,保留自主呼吸、不用插管,还能显著的减少麻醉药的用量,降低麻醉药副作用与术后并发症风险。



一根针几分钱,而一根气管插管,便宜的也要上千,但黄主任说,钱,还真不是麻醉医生最关注的。对于麻醉医生而言,全麻反而相对省事,之所以要用针刺复合麻醉,是因为能让患者少花钱,少受罪,少耽误事。手术做完,患者能自行下床走出手术室,这是需要数小时的清醒与看护的全麻手术所难以想象的。在使用针刺复合麻醉的情况下,手汗症这类的“小手术”甚至可以达到“日间手术”的水平,今天做今天走,医院的床也没那舒服,就别搁这睡了。


黄主任,就是他的麻醉医生,手术时我去看了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儿,站起来差点撞了无影灯,这不怪我们医院不周到,主要是一般手术完,都是躺着出去的。



他说,心里的负担,终于放下了。

我问他,你现在最想干嘛?这手不湿了,是不是得抓住青春的大好时光,去造作造作?

他又说,我现在就想好好的拿笔写写字,体会一下手汗不会打湿纸的畅快。


针刺麻醉是什么?

针刺麻醉的特点在于电针刺激麻醉与药物麻醉相结合,在药物麻醉的同时通过电针刺激特定穴位,促进人体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以达到麻醉效果。相比传统的单纯使用药物麻醉,针刺麻醉能够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显著的减少麻醉药的用量,从而带来术前抗焦虑、术后快速清醒、减少不良反应、术后止疼痛等显著优点,已在多种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麻醉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