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营养治疗让休学的高三学生免了一次手术,还考上理想大学……

发布日期:2021-07-07

瘦高体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但却偏偏有人因为太瘦,竟然休学半年,差点要做手术!


去年10月份,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曾瑶池主任接诊了一名17岁的学生,该同学的症状是餐后饱胀感明显,偶有反酸、嗳气,排气多,同时伴情绪低落,高中三年级的学习无法正常进行,被迫休学。进行体格检查数据显示:身高184 cm,体重58.4 Kg, BMI 17.2Kg/m2,体脂率10.6 %,骨骼肌28.8 Kg,营养诊断为消瘦查因。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孩子就是瘦了点,平时也吃的好好的,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呢,还引起了情绪上的问题?该同学的家长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眼见孩子不仅承受着身体上不适,还承受着心理上的不适,而且马上要迎来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高考,其父亲果断带孩子到深圳市中医院寻求帮助。在深圳市中医院普外科赵主任处就诊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下垂、十二指肠郁积症;腹部血管超声显示:左肾静脉胡桃夹征阳性,肠系膜上动脉与腹部动脉夹角12°(正常此锐角角度平均为40°~60°,见下图。)赵主任建议到营养科行保守治疗,若无效再考虑手术。



因为消瘦,竟然严重到差点要手术?消瘦可能大家会有比较直观的感觉,那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什么病呢?左肾静脉胡桃夹征阳性是什么?跟消瘦有关联吗?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变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此病也被称为Cast综合征、Wilkie综合征、十二指肠血管性压迫综合征、十二指肠瘀滞症等。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受压而引起的血尿、蛋白尿、腰腹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胡桃夹综合征分为前胡桃夹综合征和后胡桃夹综合征两型,前胡桃夹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压迫左肾静脉,后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间受到挤压而导致,前胡桃夹综合征较常见。前胡桃夹综合征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均是由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而导致的一系列压迫症状,两者发病机制相同。总结一下,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导致该同学出现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胡桃夹综合征。


那么该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内有腹膜后脂肪、淋巴结、腹膜等充填,左肾静脉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大致在同一水平穿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时是不致受压的。但当某些因素导致该夹角减小时,如青春期发育迅速呈瘦高体型、脊柱过度伸展、腹腔器官下垂、腹膜后及肠系膜脂肪减少、淋巴结肿大及肿瘤压迫、脊柱前凸等情况。对该同学进行病史问询时也了解到,很可能是由于青春期发育迅速呈瘦高体型而导致。由于病人过度消瘦,造成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脂肪填充减少,从而导致两者的间距减小到不足以容纳十二指肠前后壁的厚度,同时使其两者间夹角狭小最终导致此病情,适当增肥对于此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对于消瘦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来说,其发病基础大多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内脏脂肪减少,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脂肪减少,使得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进而压迫十二指肠。因此,对于消瘦的患者改善其营养状况可缓解症状。因此营养治疗方案如下:


1.     口服营养补充:每日进行三次口服营养补充,保证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足(每日增加总能量摄入约750kcal),酌情补充其他微量营养素,增脂增肌。

2.     益生菌、发酵乳调节肠道微生态。

3.     中药汤剂、四磨汤口服液、启脾口服液、复方消化酶胶囊理气开胃助消化。

4.     配合适量缓和运动。


经过一年多的营养治疗,到2021年1月份来深圳市中医院复查时,该同学身高 185cm,体重65.9 Kg(增重15斤), BMI 19.3Kg/m2,体脂率10.2 %,骨骼肌33.3 Kg,体重已经增长到正常范围,该同学自己感慨说,之前自己情绪都不好了,高三被迫休学半年。没想到营养治疗帮他解决了难题,也如愿考入了理想大学,这让他及家人万分欣慰。在此,也提醒各位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若是家有生长较快的瘦型儿童和青少年也存在类似情况,千万不要忽视了。


参考文献

[1].   吴楚添与汤绍辉,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海南医学, 2019. 30(03): 第388-391页.

[2].   Gulleroglu, K., B. Gulleroglu and E. Baskin, Nutcracker syndrome.World J Nephrol, 2014. 3(4): p. 277-81.

[3].   OSEGUEDA DERODRÍGUEZ EJ, HERNÁNDEZ-VILLEGAS AC,

SERRALDE-ZÚÑIGA AE, et al. The two sides of superior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treatment: conservative or surgical management?

[J]. Nutricion Hospitalaria, 2017, 34: 997-1000.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李翠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