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容易摔倒、拿不起东西、记忆模糊……出现这几种症状,警惕这种罕见病!

发布日期:2021-08-18

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好好走路,他们就是多发性硬化患者。对比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多发性硬化同样作为终身性疾病却很少被人熟知。出现视力异常、乏力麻木、行走不稳症状,需要警惕多发性硬化。 


1868年,法国神经学家Jean-Martin Charcot(1825–1893,一个超牛的医生,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是他的学生)在回顾过去文献,加上自己的临床和病理观察后,首次建立多发性硬化症这个诊断(Charcot, J. Histologie de la sclérose enplaques. Gazette des hôpitaux, Paris. 1868, 41: 554–5)。他用“sclérose”(英语译为sclerosis,汉语译为硬化)这个词描述了此类患者大脑白质和脊髓中病灶的病理特点,至此“多发性硬化”在神经专科术语中就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多发性硬化(英语:Multiple Sclerosis,缩写:MS)是主要病变部位在大脑和脊髓的脱髓鞘性神经系统疾病。



早期发病时患者脑或脊髓中的神经细胞轴突(可以理解成日常生活中电线中的铜丝)表面的髓鞘(可理解成包绕在电线外层的绝缘物质)受到破坏。


MS的发病率:

有限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不是MS高发地区,发病率在5/10万左右。



MS的病因:

未明,有许多理论试图将临床数据和假说相结合,但仍没有确切的答案。


MS的症状:

这类疾病好发于年轻人,常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复视力受损、肌肉无力、感觉迟钝、行走不稳等,同时影响患者的情绪、心智、甚至精神状态。


MS的病程特点:

早期大多数经典的MS患者会经历症状反复发作,发作间期症状则有可能完全消失,呈现所谓缓解-复发特点(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然而经过许多次缓解-复发的过程后,大脑中都会留下“痕迹”,永久性的神经损伤不断积累、不能消除,最终呈现了中晚期大脑神经细胞变性的病理改变,患者乏力、麻木、行走不稳症状会持续保留。


MS的治疗:

目前并没有资料或者证据显示药物或者疗法可以根治或者完全治愈MS(有广告宣称可以治好MS,要么是骗人的,要么只是短暂性缓解),所以目前正式上市对MS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都是标注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


急性发作期以激素冲击治疗为主。虽未被指南强力推荐,但部分急性期患者对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血浆置换等疗法也比较敏感。缓解期则应当以免疫修饰治疗为主,但是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有不少患者未系统治疗,原因各异。目前的神经病学界对MS认识与以往大有不同:MS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炎症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与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相结合疾病。因此对MS患者进行长期、持续慢病管理极为重要。最终目的是减少患者疾病复发,延缓残疾进展。


中医治疗MS的切入点:

1、辩证用药能减轻西药治疗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增加西药的治疗效果;

2、中医针灸、理疗能改善患者临床残障症状;

3、中药、针灸有调节患者体内免疫相关炎症的作用,延缓进展。


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多位MS患者,以及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NMOSD)、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性脑脊髓炎(MOG-EM)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2021年5月30日是国际多发性硬化日,主题是:“connections(连接)”,

希望医患之间建立连接,双方相互配合!  患患之间相互连接、大家相互支持!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   孔繁鑫副主任医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