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慈稚草堂】点头、眨眼、努嘴耸肩,小朋友你怎么了?

发布日期:2021-08-18

近期儿科门诊这样的小朋友逐渐增多:他们出现眨眼睛、点头、摇头、甩头、努嘴、清嗓子等症状。很多家长感到困惑,这到底是怎么了?


专家答疑:出现这些症状的小朋友大多是患有抽动症,家长不容忽视,应该及时来医院就诊。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Multiple Tics,MT) 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原因不明确的,主要以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抽动症的症状特点是突发的、不随意的、重复的与非节律性的,并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短暂的不发生。抽动症患儿除了抽动症状外,常伴有强迫症、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行为冲动等问题,甚至出现自伤行为,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认知功能与行为发育,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社交,使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黄就是患有抽动症的小朋友,看看中医是如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黄某,男,年龄8岁10月。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出现抽动症状,以眨眼、点头、咧嘴、发声、摇头抽动多见,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明显。偶有呃逆,饱食后易出现呕吐,挑食,汗出正常,无发热,无腹痛,无口气,脾气躁,入睡困难,梦多,偶有磨牙,二便调。查体:舌质偏红,苔薄。咽峡不红,双侧扁桃腺无肿大,咽后壁少许滤泡,鼻粘膜红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腹无特殊。


出生日期:2012年3月22日,运气格局:中运太木,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燥金加临君火

方药:牛膝木瓜汤合正阳汤

针灸治疗:龙砂开阖枢六气针法:太阴 太阳 百会引太阳

人迎寸口脉针法:人迎一盛,寸口一盛,左太冲,左照海,右阳陵泉,右足临泣,右侠溪;双侧天容 双侧天牗 天突 中脘

随诊过程:患者经服以上运气方及针灸配合治疗后,抽动好转,眨眼、点头、发声明显减少,纳食可,二便调。此患者坚持上法持续治疗近2月。

效果:经过近2月治疗,患儿仅有眨眼动作。为了巩固疗效,嘱其继续针灸治疗,随诊续观。


按语:

①患儿出生日期为2012年3月22日,运气格局:岁运木运太过,司天之气太阳寒水,在泉之气太阴湿土,客气阳明燥金,主气少阴君火。 肝木主升主动,患儿出生时木运太过,予三因司天方中牛膝木瓜汤以柔肝止痉,患儿就诊时为庚子年少阴君火司天,又出生时主气为少阴君火故合以正阳汤,少阴司天之岁,经谓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水火寒热持于其交,寒热交争之岁,正阳汤调其上下,上热下清之疾可愈。

②出生运气在泉之气太阴湿土,司天之气太阳寒水, 故予龙砂开阖枢六气针法:针灸予太阴太阳,百会引太阳;

③人迎寸口脉针法: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予泻右足临泣、右阳陵泉,补左太冲;寸口一盛病在足厥阴,泻足厥阴补足少阳,予泻右侠溪,补左太冲;

④七次脉:因患者有剧烈发声抽动,故予足少阳双侧天容、手少阳双侧天牗、手阳明双扶突、任脉之天突。七次脉为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十二经别的离、入、出、合,加强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所出者为离,肘膝关节上下,经别分出;深入体腔为入;浅出于体表为出;阳经的经别与本经相合,阴经的经别不直接上头面,通过颈部的穴位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相合,故颈部七次脉是阴经相合于阳经的地方,七次脉的流注是阳经的根溜注入的补充,七次脉的流注循环象桥梁一样,沟通五脏六府、四肢躯干与头面的联系,即阳气气血的流注,是五脏六府精华上行头部的关口,是五脏六府气血的顺接流动,人体阳气的调节,治疗神志、气血疾病的敏感穴,针七次脉气感强,疗效好,顽固性发声抽动每每见效。


知识科普:

龙砂医学开阖枢六气针法是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下,发现在全身随处可作开阖枢太极图,根据三阴三阳病机,在相应部位进行针刺,取得理想疗效。人迎寸口脉诊针法则是《黄帝内经》中针法的高级指导思想,通过切脉后抓住病机,辩证施治。《灵枢·终始第九(法野)》和《针灸甲乙经》中均提到“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根据此原则,脉诊指导针灸,临床效果明显。六气针法和人迎寸口针法较普通针法优点在于针对不同患儿辨证施治,进针数量少,减小患儿惧怕进针的痛苦。


抽动的小朋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饮食方面注意:不宜食用巧克力、茶、咖啡、含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的食品,烧烤、煎炸、油腻食品及饮料、滋补品等容易使大脑兴奋的东西。应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鱼、动物脑子、骨髓、新鲜水果及粗粮、牛奶、莲子、核桃、百合等。


家长如何做:

患儿的居住环境要尽可能减少噪音,要安静;

合理安排患儿作息时间,要避免患儿感冒或劳累,要引导患儿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以增强患儿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要避免玩电子游戏;

避免患儿多看恐怖、刺激性电视节目;

⑤家属与患儿多沟通,鼓励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⑥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表现的过于焦虑,以免影响孩子;

⑦日常生活中,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刺激,防止孩子情绪波动大。


撰稿作者:深圳市中医院儿科  赵海东

指导专家:深圳市中医院儿科  喻闽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