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科普】骨关节炎中医防治要略(第六期)《中医治疗骨痹的优势》

发布日期:2021-08-19

1.中医对骨关节炎的认识是怎样的?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骨痹”的称谓,与骨关节炎的症状极为一致,并且将最多发的膝关节骨痹称为“膝痹”。本病的病变特点是:早期或症状发作期以血瘀、寒湿等属于“标”、“实”的症候为主;后期或缓解期以肝肾亏虚则以“本、虚”为主,或虚实夹杂。发病特点是筋骨同病,痿痹并存,多因肝肾亏虚、寒湿劳损所致。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防治结合。



2.中医治疗有些什么优势?

中医治疗的方法众多,能够针对个体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和方法,做到精准治疗。中医治疗的效果不管是急性期的止痛、缓解期的修复病损组织,效果都与西医疗法相当,在有些方面还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中药外治的形式非常丰富。更为突出的是中医药治疗的副作用较小,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安全感。另外,中医药治疗的价格比较低,能够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


3.哪些中草药疗效比较突出?

中草药治疗“骨痹”具有悠久的历史,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有许多经典的方药。例如《金匮要略》中的八味肾气丸、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等。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当归、川芎、延胡索、鸡血藤、穿山甲、蕲蛇、牛膝等对缓解关节疼痛有良好疗效;熟地黄、骨碎补、续断、丹参、血竭、自然铜、黄芪、鹿茸、淫羊藿、龟甲、牛膝等对软骨修复有确切的效果。将中草药制作成丸剂等有利于长期服用。



4.中药外敷与中药治疗设备治疗有何不同?

中药外治疗法有传统的中药外治(外敷为主)和借助仪器设备透药两类。敷药是将中药直接贴敷在皮肤上,其有效成分透皮吸收,作用于关节及周围组织而发挥治疗作用,特点是方便携带、价格较低;利用仪器设备的中药外治,或利用中、低频电将中药透入局部,或利用汽化的中药透过皮肤,药物的作用深度或广度较前一种方法更优,中药透皮的浓度也提高许多,疗效多能大幅提升,但需要较为昂贵的机器设备,只能在医院或诊所完成治疗。


说明: 11-9


5.针灸按摩有什么功效呢?

针灸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骨痹的全程都可实施;艾灸作用类同于针灸,尤其适于缓解肝肾亏虚证、气血虚弱证的关节隐痛,酸痛不适;针刀能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用于关节疼痛、晨僵、肌肉粘连、功能受限、挛缩畸形明显的发作期和缓解期;拔罐也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发作期、缓解期适于刺络拔罐,而缓解期、康复期适于拔罐治疗;按摩能防止肌肉萎缩、加强关节稳定性,适于缓解期、康复期的患者。


科普指导:广东省名中医 彭力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