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三个穴位。此三穴为历代医家强身治病之三大要穴,经常按摩,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可采用指揉法,每穴按揉5分钟,每天操作1~2次。
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内关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腕横纹上约2拇指指间关节宽度,前臂正中两条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系病证。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小腿外膝眼下手四指并拢宽度处,胫骨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二、摩腹
可采取坐或卧式,闭目,将意识集中在腹部,自然呼吸。双手叠掌或单掌放在脐下的腹部区域,以脐为中心,绕脐按摩。先按顺时针方向作螺旋式转摩36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转36圈。
注意事项:
先顺后逆。在摩腹时,手法要轻柔,力道应作用于表皮,不可带动表皮下组织。
功效:摩腹可以促进健脾助运,帮助消食、排便,又可培植元气,使气机旺盛,预防疾患,常用于腹胀、便秘、体内有湿热等情况。对于一些“虚”的孩子,摩腹亦可发挥止泻的作用。
三、捏脊
适合半岁至6岁的儿童。先让孩子俯卧于床上,保持背部平直、放松。操作者在孩子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抵在孩子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完成一遍捏脊。
注意事项:
每次捏脊不要超过7遍。前3遍按前法捏脊,之后可根据“捏三提一”的原则操作,即每捏3下就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提”的时候完成动作即可,不要因追求响声造成孩子的不适。捏脊完毕,要从上向下抚背,结束时应按压肾俞穴以定气血。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具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提升人体阳气,增强孩子的免疫力等作用,适用于阳虚、气虚类型的孩子。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