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顺民 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顺民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名中医,鹏城杰出人才。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郝某某,女性,34岁。初诊:2013年8月27日。发病节气:处暑后4天。
【发病过程】
主诉:发现蛋白尿2年余。既往史: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等病史。
【首诊证候】
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体检发现尿检异常,蛋白尿伴隐血,尿蛋白定量0.89g。近期查肾功能正常,尿PRO4+,BLD2+,RBC 92,WBC 62。
现症见:现尿急尿胀,尿不尽,小腹胀,口不干,纳可,眠多梦。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体格检查: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辅助检查:尿PRO4+,BLD2+,RBC 92,WBC 62。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尿浊病(脾虚不摄)。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法:健脾固摄。处方:莲子10g,薏苡仁20g,砂仁10g,黄芪30g,白扁豆20g,茯苓10g,炙甘草5g,白术15g,山药30g,桔梗10g,金樱子肉20g,芡实30g,白茅根3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昆仙胶囊,2粒,口服,每日两次。甲泼尼龙片[进口] 12mg口服,每日一次。
【随诊过程】
复诊2013-09-10
腹泻2天,疲劳,双眼胀痛,眠差,多梦,纳可,苔薄白,脉细。尿PRO2+,BLD+,RBC 9/uL。
去桔梗,加五爪龙30g、合欢皮20g、连翘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昆仙胶囊,2粒,口服,每日两次。
经治疗2周余,患者尿检PRO4+已降至PRO2+; BLD2+ 降至BLD+;RBC 92/uL降至RBC 9/uL。复诊时有腹泻症状,双眼胀痛,考虑脾虚湿热内蕴,加五爪龙补脾益气、连翘清热解毒。
复诊2013-09-17
今日复查尿PRO+,BLD+,RBC 12/uL。
去砂仁、白茅根、合欢皮、连翘,加益智15g、鸡血藤30g、桑寄生10g、制何首乌2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昆仙胶囊,2粒,口服,每日三次。
第二次复诊时,患者尿检PRO2+已降至PRO+;RBC12/uL。尿蛋白下降,治疗效果较好。
复诊2013-10-08
疲劳,劳累后双腿发软,乏力,眠差,怕冷,多梦,纳可,大便日1次,干,夜尿2次,苔薄白,脉细略沉。尿PRO2+,BLD±,RBC 3/uL。
去白扁豆、鸡血藤,加党参20g、狗脊15g、烫骨碎补15g、沙苑子20g、制巴戟天10g。21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昆仙胶囊2粒 口服,每日两次。
第三次复诊时,患者尿检PRO2+,有些小波动,但其他指标BLD±,RBC 3/uL较前明显下降。此时湿热症状消失,仍有疲劳,劳累后双腿发软,乏力,眠差,怕冷,考虑脾肾亏虚,予以党参、狗脊、烫骨碎补、沙苑子、制巴戟天等补肾健脾。
复诊2013-10-29
今日复查尿PRO3+,BLD±,RBC 16/uL。
去薏苡仁、党参、狗脊、烫骨碎补,加干益母草20g、炒酸枣仁30g、连翘10g、莲须10g。14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昆仙胶囊2粒 口服04每日两次。
第四次复诊时,患者尿检PRO3+,有明显反复,嘱必要时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确估计尿蛋白排泄量。其他指标BLD±,RBC16/uL较稳定。继以补肾健脾为法,酌加活血解毒之品益母草、连翘等。
复诊2013-11-12
今日复查尿PRO3+,BLD2+,RBC 18/uL。眠差难入睡。
去茯苓、桑寄生、连翘、制巴戟天,加生地30g、茯神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第五次复诊时,患者尿检PRO3+,BLD2+,RBC 18/uL。病情处于缠绵胶着状态,此时在补肾健脾基础上,酌加滋阴固肾之品生地等。
复诊2013-11-19
眠差难入睡,偶有双腿发软,疲劳,咽有痰,痰白带黄,大便日1次,舌尖稍红,苔薄黄,脉细。尿PRO+,BLD+,RBC 7/uL。
加合欢皮20g、首乌藤30g、桑葚2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昆仙胶囊2粒 口服。每日两次。
第六次复诊时,患者尿检PRO+,BLD+,RBC7/uL。病情再次趋向稳定,仍以健脾固肾为法。
复诊2013-11-26
尿PRO+,BLD-,RBC6/uL。复查血常规正常,BUN 4.0umol/L,Cr 69mmol/L,UA215umol/L,CysC 0.81mg/L。ALT17.7U/L,AST26.6U/L,GGT8.5U/L,ALB 33.5g/L。24h尿蛋白定量618.4mg/24h(尿量1.62L)。
去莲子、首乌藤、桑葚,加牛膝20g、桑寄生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甲泼尼龙片[进口] 12mg口服,每日一次;兰索拉唑片15mg口服,每日一次;昆仙胶囊2粒 口服,每日两次;
第七次复诊时,患者尿检PRO+,BLD-,RBC6/uL。病情稳定,仍以健脾固肾为法。
【按语】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在古医籍中没有相应的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中医的“水肿”、“腰痛”、“尿血”、“虚劳”、“头痛”、“眩晕”等范畴。
本例患者属脾虚不摄型,脾虚,无力运化水湿,致湿浊、热毒、淤血、水气等实邪结聚于内,浊邪壅滞,造成水肿、纳呆、腹胀、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本虚标实之证。
本例患者既有疲劳、劳累后双下肢软、乏力、纳差、便溏、夜尿增多等本虚表现,亦有尿急、尿胀、小腹胀等湿浊、水气等标实表现,以疲劳、四肢酸软乏力、便溏等脾虚湿盛为主证,兼尿急、尿胀、小腹胀,蛋白尿伴隐血,故李教授认为该病治疗应攻补兼施,既要补益脾肾,亦要利湿泻浊止血,主方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金樱子肉、芡实补肾固精缩尿,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李教授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加减应用,经治疗后患者明显改善,复查尿蛋白、隐血、红细胞等指标明显下降。
此医案再次从临床实践角度说明,关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医辨证方案并非一成不变的。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可能用到健脾益肾方、参芪地黄汤,甚至天麻钩藤饮、补阳还五汤等等。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脾旺四季不受邪,脾肾相关,脾肾双补,健脾固肾,以消蛋白尿,殊途同归。可见临床症状改善,化验指标明显好转。
郑重申明: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