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科普】骨关节炎中医防治要略(第九期)《骨痹与骨痿的关系》

发布日期:2021-11-21

1.为什么都是老年患病?

骨痹和骨痿(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都是老年人多发的退行性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女性发病率都高,其中骨痹高出男性一半,骨痿高出男性5倍,而且,发病也更早。中医认为两种疾病的发病与“肾气”、“天癸”(相当于激素)的衰退有关,《黄帝内经》记载: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2.这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吗?

这两种疾病之间虽然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但还是有一些潜在联系的。骨痹所致的关节疼痛导致关节活动减少,活动减少则会出现废用性的骨质疏松(主要是局部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又使关节面下的骨骼塌陷,在膝关节,主要是内侧关节面下的骨骼塌陷明显,造成下肢负重力线偏斜(出现“O”形腿畸形、“X”形腿畸形),容易导致内侧关节软骨磨损加剧。


3.需要同时治疗这两种疾病吗?

一旦同时患有骨痹和骨痿,就需要协同治疗。这两个疾病都是慢性病,都需要长期服药,也就无法施行交替治疗,而且,这两种疾病的治疗用药并无明显冲突,同时治疗是完全可行的,中药处方中兼顾两者完全可行,有些西药也做成了复合制剂。西药治疗骨关节炎主要是口服途径,治疗骨质疏松症则有口服和注射两种方法,口服药需要每周一次,注射用药每半年或一年注射一次。


4.两种疾病的中医治疗有什么不同吗?

骨痹和骨痿的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是非常类似的,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肝和肾起源相同,因而可以肝肾同治),治疗原则是补益肝肾。当然两者也有偏重,痹是痹阻不通(主要表现是疼痛),痿是痿弱不用(主要表现是无力),当疼痛为主时要活血化湿、通络止痛,当肢体无力为主时要补益气血、调补肝肾,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发病阶段、不同的临床表现而辨证施治。


5.将体重控制在什么范围最利于两者预防?

从体重来讲,一般体重过大容易患骨痹,体重过轻容易患骨痿。这是因为过大的体重增加了下肢关节的负荷、加快了关节面的磨损;而体重过轻时肌肉萎缩,减轻了对骨骼的正常挤压,这都不利于骨骼的正常代谢及抵抗疾病。由此看来,过胖、过瘦都不好,体型适中是最好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俗语也不准确,就当做是告诫我们不要老来“发福”就好。


科普指导:广东省名中医 彭力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