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下肢酸痛怕冷,老寒腿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22-04-08

某天清晨5点30分,天微微亮,68岁的李阿姨就准时起床,洗漱完毕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是亲家公、亲家母,三人相伴着去吃上一份肠粉,喝上一杯热豆浆暖身,从沙井地铁站出发,乘坐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大约早晨8点30分从华强南出站,进了深圳市中医院的大门,上门诊2楼径直走向筋伤科。


“原医生早啊,我们来了!”三人不约而同的向医生问好。此时原医生已经预热好治疗灯,开始熟练地帮患有多年“老寒腿”的李阿姨做中医治疗。


这已经是李阿姨2个月来的第6次治疗了,对医生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因为有很多同李阿姨一样的中老年朋友,多年的老寒腿在这里得到了缓解。


那么老寒腿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造成的?如何有效地治疗和防范呢?

老寒腿的准确医学名称是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继发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因膝关节累积性微小损伤、创伤、肥胖、衰老等因素造成。



最早病变发生在关节软骨,继发软骨下骨、关节囊、关节周围肌肉的病变。



老寒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关节疼痛及压痛:每在过量运动后或上下楼梯时疼痛,疼痛为多为间歇性隐痛,变天受潮疼痛加重,休息及保暖后好转。压痛多集中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及韧带。

• 关节僵硬:晨起时关节僵硬、发紧,僵硬程度与天气寒冷程度相关,保暖及活动后缓解。

• 关节肿大:多因膝关节骨赘形成,伴随滑膜炎反应造成关节腔积液。

• 骨擦感及骨擦音:由于软骨退变造成关节面不平整,关节屈伸活动时出现“咯噔”的摩擦音。

• 关节无力、活动障碍:关节周围软组织痉挛变性、肌肉萎缩,出现走路打软腿、关节交锁、屈伸不利。


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膝骨关节炎的金标准。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图1),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也就是O型腿(图2)。



中医对老寒腿的认识:

中医理论中“肝主筋、肾主骨”。人到中年后肝肾渐亏、筋骨失养,膝关节局部劳损瘀阻,加上风寒湿邪侵袭,经络不畅而发病。肝肾亏虚是根本,风寒湿侵袭是外因。膝关节游走性疼痛,以受风为主要因素,称为行痹;膝关节冷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以恶寒为主要因素,称为痛痹;膝关节酸痛不适,阴雨天加重,以湿邪为主要因素,称为着痹。


临床治疗指南强调要根据膝骨关节炎的不同病情分阶段、个性化治疗,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 从2018年引进韦贵康国医大师学术思想,近年来年始终坚持将韦氏伤科手法运用于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中,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可以贯穿在整个疾病的进程中。


下面分享韦氏国医大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

1.  揉捏膝周:患者仰卧位,医师揉、捏法放松股四头肌、内收肌、髂胫束等,以酸胀为度,持续时间5分钟;

2.  环揉髌周:继上势,医师以掌心分别顺、逆时针按揉髌骨20次;

3.  摇膝关节:继上势,患者屈膝屈髋90度,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后方,另一手握住踝关节,维持一定的牵引力下做膝关节的环转运动。     


                                               

4.  扳膝关节:患者俯卧,医师一手前臂置膝后,另一手握住同侧踝关节屈曲膝关节,屈到极限时持续用力1分钟,重复3次。      




上述手法每隔2天治疗1次,每次20分钟;治疗7次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获效。


膝骨关节炎既存在关节软骨的退变,也存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变,该手法从这两方面着手,通过松解膝关节周围肌肉及软组织、恢复膝关节间隙、改善膝关节血循环、减轻肌肉与骨关节的炎症反应、给退变的关节软骨修复创造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这种筋骨并重的骨伤手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膝骨关节炎疼痛、缩短病程、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治疗。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筋伤科 原晓强、陈小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