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乳腺癌少见。乳腺癌的早期表现包括乳房内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回缩或糜烂、乳房皮肤凹陷或隆起等,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肺、肝、脑等,转移造成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可危及生命。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已知的患病危险因素包括乳腺癌家族史,遗传因素,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独身、晚婚、初产年龄大、未哺乳,绝经后肥胖,长期补充雌激素,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高糖饮食,胸部高剂量放射线照射等。但乳腺癌的发生常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延长寿命。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指导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1.避免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如某些避孕药)、保健品等。
2.控制体重。尤其是绝经后超重或肥胖患者需要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
3.物多样,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4.不吸烟(吸烟者戒烟)。
5.避免接触二手烟。
6.不饮酒。
7.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
8.身体状况允许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但以不引起劳累和不适为宜。
9.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精神压力。
治疗与康复:
1.术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如上肢旋转、屈伸等动作。康复过程中如有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2.术后患侧上肢避免长时间下垂,避免负重、抽血、静脉输液、皮下注射、测量血压,避免蚊虫叮咬,休息和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手臂,避免佩戴过紧的戒指、手镯、手表等,以免影响淋巴回流。如已发生上肢淋巴水肿,需及时就诊。
3.化疗期间遵医嘱按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保持口腔清洁;远离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必要时佩戴口罩。
4.放疗期间避免放疗区域皮肤摩擦,保持局部皮肤通风干燥、清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浴;避免穿紧身内衣;照射区域避免日光照射、热敷或冰敷等刺激;照射区域不可擅自涂抹药膏、粘贴胶布。如有皮肤红肿、瘙痒、疼痛、水疱、破溃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5.内分泌治疗期间要按时服药,适当补钙,遵医嘱定期复查妇科彩超、骨密度、血生化等检查。
6.靶向治疗期间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脏检查,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7.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期间,应严格避孕,建议采用工具避孕。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
可在化疗开始前向医生咨询卵巢功能保护措施。治疗结束后如有生育计划,建议备孕前先咨询专业医生。
8.遵医嘱终身定期复查。
急症处理:
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呕吐、腹泻,白
细胞明显减少等严重骨髓抑制现象,高热等,或出现其他严重情况,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医养生保健建议
饮食养生:
乳腺癌多和雌激素分泌有关,经过治疗后很多患者因雌激素分泌过少而出现类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如烦躁、失眠、易怒、腰膝酸软等症状,中医称之为冲任失调,肾髓不足。可通过以下食疗方法调理。
1.百合莲子粥:百合10克、莲子心1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每日食用,有助于改善情绪和睡眠,适用于抗激素治疗中的冲任失调患者。
2.补肾强骨粥:骨碎补20克、牛膝10克、桑寄生15克,加猪大骨熬汤,可以起到补肾填精益髓的作用,适合用激素治疗中所致骨质疏松,中医称之为肾髓不足的患者。
中医保健特色方法:
1.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在患者手术侧上肢寻找结节,并进行刺络放血及拔罐,每周1-2次,可有效缓解患侧上肢肿胀沉重感。中医疗法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2.董氏奇穴针灸疗法:运用董氏奇穴正会、足三重、灵骨、大白、火主、火硬及三皇穴等,可以理气活血,安神助眠,对抗激素治疗中的患者有很好的改善睡眠的作用。中医疗法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为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宫颈癌的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有时表现为同房出血、白带增多等。晚期可出现水样白带、阴道大量流血、肾盂积水、盆腔疼痛等,危及生命。
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 岁)、患有性传播疾病、服用口服避孕药或免疫抑制剂等。有性生活的女性需要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一旦发现患有癌前病变需要及时诊治,否则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延长寿命。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指导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1.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2.不吸烟(吸烟者戒烟)。
3.避免接触二手烟。
4.不饮酒。
5.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
6.身体状况允许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但以不引起劳累和不适为宜。
7.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精神压力。
8.宫颈癌治疗结束后,可以适度过性生活。
治疗与康复:
1.需要药物治疗者严格遵医嘱用药。
2.宫颈癌术后盆底康复。术后可能出现尿潴留(排尿不畅)或尿失禁等表现,轻度尿潴留或尿失禁患者可进行盆底功能锻炼,以改善症状。
3.下肢淋巴水肿康复。下肢淋巴水肿是根治性手术和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下肢肿胀或腹股沟(大腿根部)肿胀,有时影响走路。患侧下肢要避免长时间下垂、运动,可以每天抬高患肢,穿弹力袜对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有一定效果。如已发生下肢淋巴水肿,可进行按摩以促进淋巴回流,或到专业科室咨询处理。
4.化疗期间康复。化疗期间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化疗疗程的间歇期(即每次化疗后的空档时间,一般3 周到1 个月左右)要居家休息,减少亲友探望,避免去人多、通风不良的环境,外出时佩戴口罩,按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必要时进行升白细胞、保肝等药物治疗。
5.放疗期间康复。根治性放疗患者根据医嘱检查血常规等,警惕骨髓抑制(如白细胞明显减少等)。平时遵医嘱进行阴道冲洗,以免出现阴道粘连。一般在放疗后3~6 个月可能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肠炎,表现为血尿、便血或腹泻,需及时就诊。
6.长期康复计划。患者诊断后需长期随诊、遵医嘱定期复查。每次随诊时,患者应主动告诉医生有无阴道排液、盆腔疼痛、浅表包块、大小便不通畅、下肢肿胀等情况。
7.全方位康复计划。积极做好自我管理,与病友交流分享治疗经验,互相鼓励和支持,树立积极治疗信念。
急症处理:
1.晚期宫颈癌表面如大血管破裂,可能导致严重的突发大量出血。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立刻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2.出现其他严重情况,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医养生保健建议
饮食养生:
子宫在中医叫女子胞,和人体的先天之肾气密切相关,宫颈癌术后患者多出现肾阴阳两虚,气血亏虚的表现,可用以下的方法改善:
1.益肾填髓汤:熟地30克、山药30克、桑葚30克、黄精30克、枸杞30克煎煮当茶饮,可改善术后患者的肾虚表现。
2.当归羊肉汤。当归10克、黄芪50克,羊肉200克熬汤,吃肉喝汤,可改善术后患者的气血亏虚的症状。
中医保健特色方法:
1.中药贴敷:取酒大黄、淡附片、细辛、枳实、厚朴适量打粉用黄酒调匀,用纱布贴于神阙、天枢穴,可以温经通络止痛,适用于宫颈癌术后肠粘连及肠梗阻的辅助治疗。
2.中药沐足:取黄芪、淡附片、桂枝、细辛、龙葵适量煎煮沐足,可温阳利水,适合用晚期腹腔转移腹水患者。
部分资料来源: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