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小朋友只长胖不长高?家长快看,营养科有办法!

发布日期:2022-05-20

早在40年前,我国儿童肥胖检出率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全球1.55亿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每13个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

怎么判断自家孩子体重水平呢?

5岁及以下参考《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2SD判断为超重,>+3SD判断为肥胖。



6岁及以上青少年参考《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生长曲线》,计算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如何有效控制儿童体重异常增长?

做好生长发育的监测:

家长应监测儿童生长发育,建议至少每月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和腰围,并做好记录,计算BMI(即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与WHtR*(即腰围身高比=腰围/身高) 并与生长发育标准比较。

如果发现儿童身高、BMI或者WHtR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应主动向儿科或营养科医生咨询。对超重/肥胖儿童,建议在医疗机构测定其体成分,进一步明确肥胖特点。

*6-10岁的女孩腰围身高比>0.48;10-16岁的女孩腰围身高比>0.46;6-16岁的男孩腰围身高比>0.48,即为超重。


调整膳食结构及改变饮食习惯:

①减少食用快餐食品,减少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

②减少添加糖的食品并避免含糖饮料,多喝水,禁止饮酒;

③减少高升糖指数食物摄入,减少高脂、高钠加工食品的摄入;

④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如猪油、牛油、肥肉、烤鸡、烤鸭、雪糕、曲奇等;

⑤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⑥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⑦按时、规律进餐,避免不吃早餐和白天不断加餐,尤其是放学后、晚饭后和睡觉前;

⑧在保证能量摄入充足的基础上,增加鱼、禽、蛋、瘦肉、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经常食用奶及奶制品;

⑨避免进餐时看电视或电子产品;

⑩按量做饭,避免购买大份包装食品;

⑪建议增加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摄入,如三文鱼等深海鱼、核桃等坚果;

⑫保证一日三餐,纠正偏食和过度节食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增加身体活动:

除了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外,家长应为孩童创造身体活动的家庭氛围,推荐0~1岁婴儿每天以多种方式进行几次较为活跃的身体活动,比如在地板上玩耍;1~2岁幼儿每天至少进行180分钟包括中等到较高强度的活动;3~4岁儿童每天至少保证180分钟的活动,其中60分钟应当是中等甚至剧烈强度;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至较高强度且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天进行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及增强肌肉和骨骼健康的锻炼,以促进代谢健康并降低肥胖患病的可能性。



保证优质充足睡眠:

优质的睡眠应该是睡眠节律固定(按时睡觉)、睡眠潜伏期短(入睡快,≤30分钟)、入睡后觉醒率低(睡得沉)、睡眠周期完整、睡眠时间充足以及无特殊睡眠行为(无磨牙、打鼾、憋气、遗尿、梦游、说梦话等)。



若通过上述改变仍无法控制体重异常增长,或存在肠道疾病、睡眠障碍、食物不耐受、焦虑情绪、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等情况的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建议在临床医生的整体评估下,进行个体化的体重管理。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长期尝试体重管理工作,采用非药物干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经验丰富,欢迎对孩子体重超标束手无策的家长们前来咨询和了解。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魏文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