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儿童节的到来,深圳市中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省名中医喻闽凤主任,通过由南部×深圳大事件特别推出的《健康连连看》之“大咖来了”系列名医直播栏目围绕“孩子免疫力低,这样调理才给力“的题目,为家长及宝宝们讲解了一场精彩的直播。
对于爸爸妈妈,特别是新手爸妈,有很多育儿方面的疑问,孩子们经常生病,是不是免疫力低下呢,那家长又该如何调理身体,增强孩子免疫力呢。本次直播,喻闽凤主任主要从如何判断免疫力低下,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等几个方面开展本次育儿讲座,还提出一些常见的育儿误区,供家长学习及避免。
第一,我们常说宝宝免疫力差、缺乏免疫力,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孩子的免疫力呢?
其实宝宝从出生后,他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已成熟,拥有免疫反应,只是相对成人来说,孩子缺少免疫记忆,他们的免疫功能未能得到很好的调动,因此孩子需要不断的成长,通过与外界的接触,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免疫功能。有些家长反应,孩子上幼儿园前得病较少,上学后却常生病,这种情况并不是免疫力低下,只是孩子户外活动机会较前增多,感受病邪的机会更多,因此相比婴幼儿期得病频率高。我们临床上判断原发性免疫力缺陷并不是单纯看孩子是否经常生病这一指标,常需要配合实验室检查数据,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体液免疫等可代表人体固有免疫力能力,如果孩子血常规中淋巴细胞、中细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明显下降,每次生病常伴发多脏器的炎症反应,需要高级抗生素,长时间治疗,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原发性免疫力缺陷。如果孩子只是一段时间反复生病,或后天喂养不当所引起的疾病,通过治疗以及调理可以好转的,并不是所谓的免疫力低下。
对于一些常年反复呼吸道感染,几乎每个月都在生病的孩子,一年出现呼吸道感染超过7、8次;或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时,易发喘息或肺炎,每年超3、4次;或平素受寒吹风,饮食生冷则容易腹痛腹泻的孩子。我们认为其免疫力相对较弱,需要家长更为细心的养护。
第二,对于免疫力稍差的孩子,我们该如何调理呢?
首先,中医的角度认为,小儿脏腑功能尚未成熟,肺脾肾常不足,脏腑功能较弱,并不是人们所说的虚。我们可以通过中药、推拿等调理孩子体质禀赋,使阴平阳秘,达到气血调和的状态。另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处在急性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等患儿,要先治疗当下的疾病,再进行体质调理。我们可以从天人相应、体质学说、气候特点等进行多维度调理。平素养护过程中,注意饮食有节,定时定量进餐,减少孩子对于生冷刺激以及零食的摄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平素可以用山药、莲子、薏苡仁等煮汤或粥给孩子行食疗。对于一些早产、低体重或无母乳喂养的孩子,虽然婴儿期容易生病,但是如果基础疾病少,注意调养体质的话,后续长大亦会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活泼。
不少家长认为,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孩子吃水果越多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中医常见一种证型为脾虚生湿,特别是岭南地区湿气重,如果孩子平时容易出现腹胀,流口水,大便稀溏,可认为其体内有湿,如果吃过多寒凉的水果如:香蕉、火龙果、梨等,更容易损伤脾胃运化功能,以致脾失健运,升降转枢失常,整体气机滞而不行,可致气血无以生化,脏腑不得濡养,得不偿失;如果孩子平时容易上火,舌质偏红,大便干等则可以稍微多吃些水果。家长应根据当下情况选择水果摄入,首先,孩子出现腹泻时不应吃生冷的水果;其次,我们可以把苹果蒸熟再喂食,对于咳嗽流清涕的宝宝,可把梨或橙蒸熟再喂食。家长在家可以依照体质判断,孩子如果吃完水果后就容易腹泻,则证明他不适合吃太多生冷的水果。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家孩子体质较差,需要吃人参,冬虫夏草,海胆,或者一些保健品来调养身体。其实,我们并不主张随便给孩子吃这些滋补的药材。我们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要先辨明体质,才选用药物,灵动用药,中药方子的组成就像排兵布阵一样重要,并不是随意哪一味中药食属于温补类的,我们就选用。其次,孩子还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进补过分,容易导致性早熟,出现乳房早发育等问题。没有章法的单纯进补只是属于呆补,反而滋腻碍脾运化。还是那句话,要辨体质而行 ,对于一些平素汗出多,乏力的孩子,我们可以服用太子参益气;而一些睡觉磨牙,口气的宝宝,只会越补越差,反而导致腹胀等。另外,鸡蛋、牛肉等是蛋白质的一种来源,且是优质蛋白,我们主张从幼儿园开始应该保证一定量的优质蛋白摄入,但是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而且,补了孩子不一定能吸收利用,补充营养的前提是脾胃运化功能良好。我们除辨证施补,还应动态监测身高体重,观察孩子脸色,精神状态,上课注意力等;注重室外锻炼及睡眠。户外的阳光可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这种天然补钙比服用人工钙更有效率,且过多人工钙剂的摄入反有可能导致钙的沉积,结晶,形成泌尿系结石。
还有一些直播中的家长提出,孩子扁桃腺肿大,仿佛两坨肉一样突出。除了西医常见的手术处理外,我们还可以尝试扁桃腺刺络放血来进行治疗,利用损伤修复原理,激活局部的修复状态,以缩小肿大的扁桃体,且调动正气上聚咽喉,调动及增强咽峡部的免疫力。
本操作常使用针灸针,使用压舌板,充分暴露扁桃体,采取点刺的方法,在肿大的扁桃体上点刺,针刺后不出血或少出血均可.因为扁桃体没有痛敏神经分布,所以操作时小朋友不会感觉到疼痛。本病操作需要专业儿科医生评估患儿适应症,切不可任意妄为。
直播中还有关于过敏宝宝的饮食选择、居家小儿推拿应如何操作等相关问题的解答,更多精彩育儿经等待大家发掘,如果错过直播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回看直播。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儿科 马永易、喻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