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么?”
“啥情况?”
“咱们医院脾胃科的许博士在SCI期刊上主持了一个专刊!!”
“哇哦~~那可是在业界获得一定影响力才能主持一个专刊吧!”
“那是自然,这回咱脾胃科可是‘出圈’了呀!”
浅浅地来认识一下SCI期刊
SCI是什么期刊?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
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所以说SCI并不是一个期刊,也不能直接指代核心期刊,而是一个检索工具,就像是专业学术版的百度搜索(相当于百度学术)。
SCI的分区:
SCI期刊根据刊物的影响因子高低被分为四个区,国内和国外对SCI期刊的分区划分依据相同,但四部分比例不同。
SCI一区学术期刊就是指影响影子在一区划分范围内的期刊了。官方搜索界面有搜索分区选项,勾选即可查询不同分区期刊详情。
想要成为SCI期刊编委,不能单单以论文发表数量为标准,文章的价值、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及分区也很关键,除了文章本身的一些指标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需要满足,总体来说成为SCI期刊编委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是一个中科院大类2区jcr1区的杂志,聚焦于所有病原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群对各种宿主健康和疾病影响等科学问题的开放获取期刊,包括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内共生菌、朊病毒和所有微生物病原体以及微生物群及其对各种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研究。主编为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的Yousef Abu Kwaik教授。影响因子6.073,CiteScore5.9。成为这个杂志上的客座主编团队的一员,对参与的专家是有很高要求,每个专刊都需要有3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专家才能主持一个专刊。
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科近些年围绕幽门螺杆菌的致病与治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机制和中药新药研究,在业界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能够被上述杂志邀请主持这一专刊。本专刊的主题是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diseases,由脾胃科许艺飞博士、澳大利亚RMIT University大学Anna Walduck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潘华峰校长共同承担编辑工作,负责初审和邀请审稿专家。
征稿链接:专刊征稿|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自2021年深圳市中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一院四区”建设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创建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深圳市中医院的重要目标之一。
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科2021年门诊量超过12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47%;内镜诊疗人数超过4万人次,交2020年增长36%。3年内,获得4个国家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立项资助,直接经费超过180万元;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21年,脾胃科作为重要组成单位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2年,脾胃科牵头成立了“深圳市脾胃病联盟”,科主任郭绍举当选主任委员。借助高水平医院和光明院区建设的契机,同年,脾胃科提议深圳市中医院与上海芯超医学检验所(隶属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深圳数字化分中心,以推动中医院高水平医院、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进程,同时造福一方群众,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述进展也标志着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科的幽门螺杆菌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水平进入国家先进水平。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许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