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是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选用辛温芳香、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的中药研末调制,在“三九天”敷贴穴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发泡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天灸疗法主要提高机体免疫力,着眼远期疗效,具有“简、验、便、廉”的特点。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何谓“三九”?
在中国传统中,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9天为一个时段,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而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天至27天称为“三九天”,所以每年的“三九”间隔为9天,不同于“三伏灸”的10天,然而今年深圳气温转凉早,随着阴雨天气,我们也应顺应节气,提前开始“引九”。
时间安排:
2022年三九天灸敷贴时间(阳历)
引 九:2022年12月13日(周二) 上午8:00-12:00 下午2:30-5:30
一 九:2022年12月22日(周四) 上午8:00-12:00 下午2:30-5:30
二 九:2022年12月31日(周六) 上午8:00-12:00 下午2:30-5:30
三 九:2023年1月9日(周一) 上午8:00-12:00 下午2:30-5:30
贴敷地点:
1.二门诊部(福华路1号)成人在综合楼6楼治未病中心、门诊楼5楼针灸门诊;
儿童在门诊三楼儿科门诊;
2.一门诊部(解放路3015号)在时珍大厦三楼输液区;
3.我院下设社康中心,小区居民可就近前往相应的社康中心。
贴药时间:
每次贴药的时间不超过1-2小时,以皮肤发痒或灼热的感觉及个人耐受程度作为观察指标,以皮肤潮红为度,避免灼伤。儿童因皮肤娇嫩以不宜超过0.5小时。
天灸适宜人群:
适用于中医辨证属寒证、气虚证、阳虚证人群,常见于如下疾病:
1.呼吸疾病:体虚易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2.消化疾病: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关节痛等;
4.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
5.亚健康状态:疲劳乏力、头晕困倦、四肢寒凉、恶风怕冷等;
6.儿科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不良、厌食、腹泻、腹痛属脾胃虚寒者;小儿遗尿等。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皮肤过敏者;
4.瘢痕体质、皮肤易感染体质者;
5.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6.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7.孕妇。
天灸注意事项:
1.有极少数人贴药后皮肤会因色素沉着而留下黑色印记,如果忌讳请慎重选择天灸疗法;
2.贴敷时要固定好药物,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防止药物脱落;
3.贴药后尽量减少在寒冷环境的逗留时间,避免皮肤毛孔遇冷后收缩,影响药物渗入;
4.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发物,避免寒凉生冷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5.取下贴敷后不宜抓、挠贴敷部位,以免损伤皮肤导致感染;
6.贴药当日可用温水淋浴,忌用冷水。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