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变“胃癌”吗?

发布日期:2022-12-11

刘阿姨:医生,2个月前我做胃镜说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我在百度上查这个病会转成胃癌,越看越害怕,没有胃口吃什么都觉得胀,晚上也睡不好,才2个月整整瘦了10斤,我该怎么办呢?我有一堆的问题想问你……

医生:那我来细细讲解一下这个疾病吧!


一、什么叫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强调一下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面的细胞、腺体的萎缩,并不是胃的体积的缩小。


二、有哪些症状?

患者多数没有任何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可伴有食欲不振、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状,其病理的严重程度与症状之间无相关性。该病的确诊主要依据胃镜及病理活检。


三、哪些因素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

  • 主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
  • 年龄偏大(>50岁);
  • 家族史;
  • 胆汁反流;
  • 不良生活习惯;
  •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 自身免疫性胃炎等。


部分学者认为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的精神状态是导致CAG的独立危险因素。


四、何为肠上皮化生?

肠腺上皮化生一般简称为肠化,是指在胃黏膜慢性炎症时,本来该长胃黏膜的地方变成了肠的黏膜。肠化可以分为大肠型化生和小肠型化生2种类型,肠化生的范围大小和发生严重则与胃癌有关。


五、何为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也叫做上皮内瘤变,为病理检查中诊断,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改变,有恶变的可能,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是当前最为公认、最为直接的胃癌前病变。分为轻、中、重3级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级。


六、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做哪些检查?

包括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Hp感染检查(呼气试验等)、血清学检查:包括免疫学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以及胃泌素17。


怀疑CAG的患者,检查诊断应包括以下方面:(1)确定诊断:通过胃镜及病理活检。(2)评估萎缩(及肠化)的程度和范围:应用胃镜检查进行判断、多处活检病理,以及结合血清PG和G-17测定。(3)明确是否Hp感染。(4)评估癌变风险:结合萎缩程度和范围、胃黏膜肠化的分期标准、血清PG等、Hp感染状况、危险因素、年龄、胃癌家族史等综合判断。如果怀疑为自身免疫导致的萎缩性胃体炎应检测血清胃泌素、维生素 B12 水平和相关自身抗体(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


小艾:医生,那萎缩性胃炎该怎么治疗?

医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减缓癌变进程和降低胃癌发生率,目前的研究表明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逆转萎缩,但对于肠化和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有限。适量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硒等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病理状态而减少胃癌的发生。


中西医治疗疾病理论体系不同,多采用西医诊病寻因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模式,标本兼顾,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断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进展,研究发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养阴生津等中药,能阻止病情蔓延甚至能够实现病理逆转,从而起到防癌作用。另外常用的中成药摩罗丹、胃复春(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助于改善胃黏膜病理情况。


七、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 应避免进食隔夜菜、腌熏制、过咸的食物,如咸冬菜、腌肉、熏肉等;

  • 少吃生、冷、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于油腻食物;

  • 宜食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过热、过期、煎炸、霉变等不洁食物;

  • 戒烟酒。


八、萎缩性胃炎需要多久复查胃镜?

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为了既减少胃癌的发生,又方便患者且符合经济学要求,建议:

  1. 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做内镜和病理随访;
  2. 中~重度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1年随访一次;
  3. 伴有轻-中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缩短至6个月左右进行内镜和病理随访一次(如高清内镜下有边界清晰可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4. 重度异型增生者需立即确认,证实后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


九、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变胃癌吗?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正常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的“炎癌转化”途径;但是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稳定预后良好,不会进展为胃癌。


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一般认为其癌变率是:5〜10年癌变率3%〜5%,10年以上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中度异型增生10 年癌变率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


小艾:医生,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吗?

医生:治疗目标:延缓或阻滞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改善临床症状;既往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后,病变不能逆转,近年临床与实验的研究进展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及时积极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


十、如何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占 10%~40%,多见于中老年人,完全预防是不可能的,以下生活方式可能有益:

  • 健康规律饮食:低盐,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三餐规律,避免过饥、过饱;
  • 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 戒烟酒;
  • 保持心情舒畅;
  • 适当运动。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疾病,其癌变的预警和早期发现、诊断与预防,是控制胃癌发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应予以特别重视。


但是,它并不可怕,肠化和轻度异型增生要发展成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约不超过5%的患者会转变为胃癌,5%是统计学的小概率事件,所以,我们对待萎缩性胃炎:战术上藐视,战略上重视!


文章开头的刘阿姨现年65岁,胃镜及病理仅提示胃窦轻度萎缩,未见肠化,属于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情况,癌变率非常低,如果没有症状定期复查胃镜即可,如伴有胃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可以在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进行中西药综合治疗。听完这一长系列的回答,刘阿姨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放下心来!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21

2.吉跃进,沈洪,朱磊.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5):166.

3.Wessler Silja et al. From inflammation to gastric cancer - the importance of Hedgehog/GLI signaling in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chronic inflammatory and neoplastic diseases.[J].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 CCS, 2017, 15(1) : 15.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康建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