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深圳市新冠病毒感染儿童中医治疗推荐用药(第一版)

发布日期:2023-01-01

根据当前新冠疫情发展形势,结合深圳本地实际,深圳市中医儿科专家,针对儿童特点制定以下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治疗方药。



一、轻中度发热(37.3~39℃)

桂枝汤(原方)适应症:发热,头痛,恶风,微汗。 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10g,大枣4枚。特点:解表,发汗力度小。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2次,每次100毫升。注:以上为6-13岁用量,2-5岁减半(2岁以下少量频服),14岁以上参照成人。(以下各汤剂同此) 荆防败毒散(原方)适应症:发热,恶寒,头痛,肌肉酸痛。组成: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枳売10g、前胡10g、茯苓10g、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川芎10g、葛根20g、甘草5g。 小柴胡汤(原方)适应症:往来寒热,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组成: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0g、半夏5g、炙甘草5g、生姜(切)10g、大枣4枚。


二、重度发热(39.1~41℃)

麻黄汤(原方) 适应症:高热,无汗,发冷。 组成:生麻黄10g,桂枝5g,杏仁10g,生甘草3g。 特点:麻黄发汗力较强,一般半小时内发汗。


三、发热伴恶寒、肌肉酸痛者

柴葛桂枝汤、荆防败毒散加减组成:柴胡10g、桂枝10g、黄芩10g、白芍10g、羌活10g、独活10g、荆芥10g、防风10g、川芎10g、葛根20g、生甘草5g。 中成药可选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等。


四、发热伴咽干咽痛者

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加减组成:金银花10g、野菊花10g、板蓝根10g、蒲公英10g、生甘草5g、牛蒡子10g、桔梗10g、连翘10g、玄参10g、黄芩10g、射干5g、马勃5g、黄连5g。 中成药可选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双料喉风散、小儿清咽颗粒


五、发热伴咳嗽、咳黄痰者

大青龙汤加减组成: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0g、鱼腥草10g、 芦根15g、蒲公英10g。 中成药可选用金振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宣止咳嗽颗粒等。


六、发热伴食少腹胀、口臭、大便酸臭或密结者

自拟中药方剂组成:荆芥10g、连翘10g、黄芩10g、青蒿15g、淡豆豉5g、苍术5g、厚朴5g、陈皮5g、茯苓10g、槟榔片5g、法半夏5g、莱菔子10g。 中成药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七、发热伴呕吐泄泻者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八、发热伴惊厥者(急性期1-3天)

中成药:羚珠散、羚羊角粉。反复高热患儿配合双耳尖及双侧少商、商阳放血。伴呕吐腹泻者,配合刮痧膀胱经,背部(双肺区域)及艾灸神阙、双天枢、长强等。


九、预防方

组成: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炮姜5g、酸枣仁10g、五味子5g、炙甘草5g。

“预防方”加减 即为深圳市中医院2022年12月14日向社会公布的“小儿清感方”,可用于治疗轻、中症。组成:桑叶10g、菊花6g、桔梗6g、炙甘草4g、柴胡10g、黄芩3g、炮姜4g。功效:辛凉疏风,清热解肌。用法:1-3岁,一次半袋(100mL/袋),一天2次;4-6岁,一次1袋,一天2次;7-14岁,一次1袋,一天3次。


十、食疗预防方

甘桔茶饮方生甘草2g、桔梗3g、干姜1g、大枣2g,研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 日1剂。每周服用3 剂,连续1-2周。平时有咽喉不适等症状者更适合。 黄芪五味子粥黄芪10g、五味子5g、粳米50g(根据个人稀稠口感调整)、大枣7个,水适量,熬粥食疗,每周服用2-3次。此为1人份,若多人食用,根据人数按此比例配置。平时易疲劳、易出汗、容易感冒者更适合。


十一、外用预防法

辟瘟香囊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上六味药各等份,打粗粉,做香囊。置于室内通风处,或佩戴胸前,夜晚置于枕旁,根据气味浓淡更换,每个香囊最多使用1个月。既往有花粉、香水等过敏者慎用,并注意防止儿童误食。本方根据当前时令特点,以《理瀹骈文》辟瘟囊组方。外用药物禁止内服。  穴位按压以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为指导,以大拇指代替针灸,按压厥阴、少阳、太阳、少阴4个部位,每个部位按压3-5分钟,以按压部位有酸、胀感为佳,隔日1次。


十二、生活调适法

顺应气候变化,调摄情志,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儿科  喻闽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