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深圳都市频道报道了有关于痛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报道中提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身强力壮,经常和朋友一起吃火锅、海鲜、喝啤酒等,殊不知这些行为让痛风正向你靠近。
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发的疾病,而不良的饮食方式,比如说吃海鲜、喝啤酒可摄入大量的嘌呤,嘌呤氧化会生成尿酸,而尿酸过高会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疼痛、肿胀和炎性反应,从而引发痛风。
但如果只控制饮食就能控制痛风发作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病例
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门诊曾接收过这样一个病人:李先生,24岁,就诊时坐在轮椅上,脚掌由里向外疼痛,像抽筋一样,晚上睡不着觉。

经询问,李先生平时并没有过多摄取富含高蛋白或高嘌呤食物,比如很少吃动物内脏、也很少喝啤酒。但李先生由于工作比较忙,基本不运动,饮食不规律,这些因素也可能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直接原因。
痛风被称为“帝王病”,近年来呈发病率高、年轻化的特点。痛风与饮食有直接关系,经常吃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容易导致体内嘌呤升高,诱发痛风。因此,为了避免痛风发作很多患者采取控制饮食的方式,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只是控制饮食是人们认识痛风的一个常见误区。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控制痛风发作呢?
为进一步提高痛风诊治水平,使更多患者收益,今年3月30日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张剑勇主任邀请全国各地痛风领域专家齐聚深圳,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痛风的最新诊疗指南、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早期基因诊断与筛查、痛风慢病管理及痛风疑难病例讨论,还有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人分享了国医大师、名老中医治疗痛风经验,旨在提高痛风的治疗水平,减轻痛风人群的痛苦。
北京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张华东主任表示,医生跟药物在里面只能起20%作用,病人的自我治疗占80%,食物中摄取的嘌呤量占20%,劳累、熬夜、剧烈运动和感冒发烧,利尿的降压药,肿瘤结核这些带来自身代谢增加的,还有酒这些会都会产生很多的尿酸。
痛风不发作就不用管?
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科张剑勇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痛风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在的机能失衡、代谢失调引起的,预防和治疗痛风还是要及早入手,做相应的体检,和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交流,看看是不是痛风发作的高危人群。应该从饮食方面、生活行为方面,及早的预防、及早的着手,一旦符合尿酸比较高,需要降尿酸的时候,就赶紧降尿酸。另外,还要保持持续达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不会起发痛风,对人体损害才能减少。
痛风发作和个人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但只是控制饮食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只占20%,更大的部分在于病人的自我治疗。另外,痛风不发作也不代表没有潜在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还是应该及是做体检,从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及早预防。如果出现尿酸升高要及时的降尿酸。这样,才能减少痛风发作对人体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