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想要跟痛风说“不约”,远离这“六高”是关键

发布日期:2018-10-22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痛风性肾病等。

痛风常常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存,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些并发症与痛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它们的存在及其治疗用药影响着痛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高尿酸与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物化学基础,是造成痛风最直接的因素。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增多或和排泄减少都易形成高尿酸血症。就生成而言,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量大概20%,其余80%都是由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

部分人群自身产生的嘌呤就比较多,即使只“吃”了很少的嘌呤,尿酸还是会很高(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很多痛风患者都有家族史)。

尿酸通过肾脏和肠道排泄,肾脏不好的人,排泄尿酸的能力差;肠道功能差的人,分解尿酸能力会下降。

总之尿酸分解、排出受阻,大部分留在血液里,便会导致体内尿酸增高,从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与痛风

高血压会导致:

1、肾脏血管阻力增加

2、肾血流量下降

3、肾脏结构功能受损

同时高血压还会导致微血管受损, 继而引起临近组织缺氧、乳酸代谢增多、竞争性抑制尿酸代谢。

使用一些降压药(如利尿药),会引起血中尿酸水平增高,从而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同时尿酸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血管张力增加、血压升高,二者相互伤害。

高血糖与痛风

而血糖高,当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时,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向5-磷酸核糖及磷酸核糖焦磷酸转移,会导致血尿酸水平上升,从而发展为高尿酸血症。

同时胰岛素β 细胞分泌代偿增高,胰岛素水平上升,导致肾小管处Na+-H+交换、H+排泌, 使尿酸吸收增加, 又加重高尿酸血症。

高血脂与痛风

人体内尿酸水平增高可促进脂肪分解的酶活性降低、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分解减少,进而使血中三酰甘油水平升高。

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可降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反过来又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它们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

高体重与痛风

肥胖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使肝脏合成尿酸增加;

2、使尿酸从肾脏排泄减少;

3、脂肪内分泌激素影响尿酸代谢。

高血粘与痛风

血液粘稠的时候,尿酸易沉淀在血管壁上,会损伤内皮细胞,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活化,导致动脉内脂肪斑块的形成,最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尿酸沉积,痛风是高尿酸血症在身体器官沉积的病理状态。

管住嘴

要做到:

避免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

低盐饮食:少吃腌制、卤制、泡制食物;

低脂饮食:避免大量食用单糖过高的食物,少吃精米白面,多吃谷类如糙米、燕麦、荞麦等;

禁烟限酒、少喝高糖饮料。

适宜:

适当补充优质蛋白:牛奶、鸡蛋、精肉;

每餐只吃七八分饱,进餐先吃蔬菜,后吃肉类。

迈开腿

每周4次有氧运动,每次至少40分钟。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简易瑜伽、骑车等),持之以恒,促进新陈代谢率。

控体重

体重控制在BMI:18.5-24kg/m2。超重或肥胖都应减轻体重,健康合理,循序渐进。

多喝水

每日饮水2000-3000ml,促进尿酸排泄,预防泌尿道结石。以水或碱性矿泉水为佳,不推荐浓茶、碳酸饮料。

注意休息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调整心态

时刻保持心情轻松和愉悦。

但如果你已经是“六高”中人,那就需要尽早到专科就诊,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积极治疗,避免疾病加重及出现并发症。

专科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是广东省中医风湿病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及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挂靠单位。在学科带头人张剑勇教授的带领下,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衷中参西”的指导原则,将中医药的整体治疗、平衡阴阳、标本兼治与西医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减毒增效”的优势,在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病治疗上,取得满意疗效。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科室研制了六高康颗粒、痛风泰颗粒、护肾痛风泰颗粒、秦皮痛风康颗粒、顽痹泰颗粒、通痹泰颗粒、热痹泰颗粒、湿热痹泰颗粒等方药 ,广泛应用于珠三角地区,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