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9月14日下午15:00深圳市中医院妇科举办了一个关于中医适宜技术分享的活动。


01
中药涂擦
玉屏风散:
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症,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02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技术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通过按压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技术
03
中药熏洗
注意事项:
① 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② 根据熏洗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物品。
③ 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应按照无菌技术规程进行。
④ 包扎部位进行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⑤ 餐后半小时不宜熏洗,年老,心、肺、脑病,体质虚弱,水肿患者熏洗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虚脱。
⑥ 颜面部熏洗者,操作后半小时才能外出,以防感冒。
中药熏洗全身好处:
① 治病。有一位患者面色萎黄,下腹隐痛,忧虑表情,在合适的时候治疗后脾胃大开,性情开朗,并再三向医师表达感激之情。
② 防病。药物有性味之别,对于子宫脱垂促进宫底复原。
③ 强身。熏蒸时蒸汽的作用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有面如桃花之美。
04
中药硬膏贴
注意事项:
① 摊药面积应大于治疗部位,厚度1-50px,厚薄应均匀。
② 敷药的温度因人而异,注意试温,防止烫伤。
③ 服药过程中,如出现红疹、水泡、瘙痒、疼痛等过敏现象时,应停止治疗,去除药物并清洁皮肤,报告医生处理。
④ 调药时注意掌握好药物的干湿温度,以既不至于流淌,又不至于脱落为适宜。
05
中药热奄包
用于腰酸背痛、清宫术后暖宫止痛,开腹、腔镜术后腰骶部、肩背疼痛。
06
拔火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07
艾灸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08
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09
低频脉冲电治疗
是微波治疗仪的一种,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较低频段进行医疗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