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你以为只是胸痛?小心是胃食管反流病在作怪

发布日期:2019-01-24

故事

1年多以前,11月的某个夜晚,75岁的陈家老伯在睡梦中胸痛发作,还伴有胸闷、气憋和心慌,濒死感明显,症状看着像心梗。

全家人都很紧张,打“120”紧急送老伯去深圳市某三甲医院的胸痛中心诊治。

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抽血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24H心电图、主动脉和心脏CT检查、冠脉造影、平板试验等各种检查做下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证据不足。

出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二级)、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

出院后陈家老伯遵照医生处方坚持吃药,半个月后类似症状再次“袭击”了陈老伯一次。

这次陈家老伯去了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住院系统诊治,把相关检查再重复做了一次,结果依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证据不足”。

出院诊断为: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前降支心肌桥、 右侧冠脉缺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

陈老伯遵心血管内科主任的处方医嘱乖乖吃药,定期门诊复查,可是胸痛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近半年病情还有加重迹象,晚饭后还有些打饱嗝,夜间胸痛症状加重反复影响睡眠,只好再次找心血管内科专家救治……

心血管内科专家仔细询问了陈老伯病情,思索了一下告诉陈老伯:陈老伯,你会不会得了反流病啊?你最好去消化内科确诊一下。

陈家老伯只好半信半疑的四处打听深圳市哪家医院能帮他确诊胃食管反流病。

没过两天,2018年11月27日陈家老伯无意中听了深圳先锋89.8电台的医疗科普节目—电波里的好医生:容易漏诊误诊的常见病—胃食管反流病,直播节目中深圳市中医院外一科胃肠外科专业赵江宁副主任医师详细分析了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胸痛的原因。

陈家老伯听完节目后心里疑问全部得到解答,很快入住深圳市中医院,经胃镜、上消化道造影、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24小时咽喉气道PH监测等检查明确了诊断: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

判断

尤其是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24小时咽喉气道PH监测发现陈家老伯夜晚21:30平卧睡眠后食管和咽部pH明显下降,第二日清晨约07:00起床后食管和咽部pH逐渐回升,说明食管和咽喉部都存在酸反流。

 

陈家老伯20:45平卧睡眠后咽部pH明显下降,提示咽喉部存在酸反流;于第二日清晨约07:00起床后咽部pH逐渐回升。

陈家老伯胸痛的病因找到了,治疗方法也不复杂,很快深圳市中医院外一科胃肠外科专业组团队就为陈家老伯安排了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

术后5天陈家老伯出院了,术后一个月随访陈家老伯胸痛等症状也没有再发作了,睡眠也明显改善了,全家人都觉得一块石头落地了。

真胸痛,也就是心源性胸痛多见于心脏大血管疾病如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等。

假胸痛,就是非心源性胸痛,指在缺乏明显的心脏大血管和活动性冠脉性疾病的情况下,反复发生的类似心绞痛样胸骨后疼痛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多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痛、刺痛或钝痛多见,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感觉酷似心绞痛,并在饱食、体力活动、体位改变(如弯腰、卧位等)后容易出现,伴有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上腹痛、上腹胀、打嗝、嗳气、咽喉不适等症状。多数患者由烧心发展而来,但亦有部分患者可不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烧心和反酸的典型症状,给诊断带来困难。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匡荣仁、深圳市中医院外一科胃肠外科专业组   赵江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