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长期高磷血症除了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还能引起心脑血管病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减少磷的肠道吸收和增加磷的清除。前者包括低磷饮食减少磷的摄入、使用磷结合剂减少口服磷的吸收;后者包括促进尿磷排泄、规律性透析治疗直接清除血磷。
饮食是磷的主要来源,磷蛋白、细胞膜磷脂、 ATP、ADP、核酸中均含有磷,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是预防和治疗高磷血症的基础。在2017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限制磷摄入小于800mg/d。但磷主要来源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度限磷会导致营养不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无益。因此,诸多研究指出使用“磷/蛋白质比值”作为衡量食物含磷状况的指标,以便积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同时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来优化生存质量,对高磷血症的管理可能会更有效。
什么是磷/蛋白比值?
食物中磷(以mg为单位)除以蛋白质(以g为单位)计算出的数值为该种食物的磷蛋白比值(单位为mg/g)。不难理解:当摄入同样质量的蛋白质,食物的磷/蛋白比值越小摄入磷便越少。食物的磷/蛋白质比值>12 mg/g为“高磷食物”,<12 mg/g为“低磷食物。
参考磷/蛋白比值选择食物有什么意义?
低蛋白血症的高血磷患者在选择食物前参考食物的磷/蛋白质比值,有助于在同类食物中选到蛋白质高但磷含量更少的食物以加强营养。常见谷类、薯类和淀粉类食物磷/蛋白比值详见下表:
按照磷/蛋白比值对主食的含磷状况进行划分,主食大部分属于高磷食物,这意味着高磷血症的患者都不吃主食了吗?其实不然,上述淀粉及淀粉制品含磷量很低,例如藕粉,每100克藕粉中仅含有9毫克的磷。另外,植物来源的磷比动物来源的磷吸收率低,因此虽然上述食物磷蛋白比值高,但对于血磷的影响并不大。当然,尽可能选择淀粉及淀粉制品作为主食,既可以减少磷的总摄入量,又可以保证低蛋白饮食的执行。另外,蔬菜含磷量也不高,主要考虑其含钾量,且不以蔬菜的蛋白质来加强营养,因此不对蔬菜的磷/蛋白比值讲解。
慢性肾脏病患者所摄入的蛋白质强调“质优”,鱼、肉、蛋、奶、大豆及大豆制品均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因此高血磷患者在选择这些食物前参考食物的磷/蛋白质比值,有助于在积极控磷、积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同时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来优化生存质量。鱼、肉、蛋、奶、大豆及大豆制品的磷/蛋白比值数据分别列表如下:
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三种。大豆中的蛋白质为植物性食物里唯一的优质蛋白来源。由于磷、嘌呤、钾可随食物加工过程中部分去除,因此,大豆制品较整粒豆的磷、嘌呤、钾含量都低。。其中干豆腐丝、腐竹、豆腐皮、豆腐花等磷蛋白比值低,烹调时注意将食物焯水,去汤再吃也是不错的选择。
将食物煮一煮,去汤再吃,可以有效减少磷的摄入,磷减少的程度与所用水量、食材大小、煮的时间以及是否去皮等因素有关。动物血的含磷量、磷蛋白比值、嘌呤均很低,适合高磷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红烧乳鸽含磷高,广东的病友们要注意啦!另外使用磷/蛋白比值参考时,需要考虑不同食物中磷的吸收率,加工类食物含磷高,且食品添加剂中的磷几乎能完全被吸收。因此,一定要少吃炸鸡块、火腿肠等加工类食物。
鸡蛋是人类“最理想的营养库”,是公认的最完美的食品之一。但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反映不敢吃蛋或者蛋黄,担心磷高。从数据上看,海鸭蛋、鸡蛋白、土鸡蛋、广西鸭蛋黄含磷量、磷/蛋白比值都不高。可能有病友会问,鸡蛋黄磷/蛋白15.79哦,属于高磷食品,可以吃吗?100 g蛋黄的磷含量为240 mg,一个蛋黄重约20 g,含磷约48 mg。对于每日限制磷摄入800~1000 mg的慢性肾病患者来说,一个蛋黄的摄入是安全的。每天一个蛋黄,不建议超量食用来增
加蛋白质摄入,如果希望以增加蛋类来增加营养,建议是选择海鸭蛋或鸡蛋白。
水产选择尽量选择磷/蛋白比低且嘌呤含量低的,例如海参、海蜇、银鱼、多宝鱼、鳕鱼、沙丁鱼、比目鱼、鲟鱼、杂色鲍。
由于磷/蛋白比值的数值由食物含磷量、含蛋白质的量决定,没有考虑食物中的钾、嘌呤含量,合并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其他特殊情况的病友,建议营养门诊就诊,经营养医师综合评估各项检查指标后再确定常选的食物种类及每日的可食用量。另外,部分需要低磷饮食的慢性肾脏病病友由于食欲及饮食喜好等原因的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有可能达不到推荐的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此时在营养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肾病专用的低磷全营养制剂或单独补充乳清蛋白(蛋白含量高,磷含量相对较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从而保证患者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
参考文献:
[1]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一册
[2]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第二册
[3]林丽萍,李佳梦,等. 减轻CKD患者磷肠道负荷的重要环节——药物含磷及低磷/蛋白质比值饮食[J]. 中国血液净化. 2018,17(6):412-415
营养科出诊时间:周一到周日均有出诊,详见深圳市中医院服务号或160预约挂号平台。
地址:深圳市福华路1号深圳市中医院住院部一楼东北侧
营养科办公室电话:0755-23987176内线:2340
营养科门诊电话:0755-88607543,内线:2429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营养科中长期定位为:以临床服务为基础,以教学培训为主,以科研为辅的综合性医技科室。营养科定期举行现场和网络讲座,并实现公众号直播。加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参与临床多个MDT团队和疑难病例讨论。2009年至今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主持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2项,市卫计委项目2项,参与编写《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超重与肥胖治疗》等教材。
门诊业务:
非药物干预体重管理(适用人群:单纯性肥胖者、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肥胖及其他有减脂增肌塑形需求的人群)。
各类术科疾病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营养干预
高尿酸血症营养干预
骨质疏松营养干预
睡眠障碍营养干预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营养干预
青少年儿童增高营养干预
围生育期的营养干预门诊(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九种体质的月子餐食谱制定、产褥期开奶、催奶、回奶等)。
各类慢性疾病居家营养干预(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肿瘤、脑梗死、肝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住院业务:
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宣教;开展“临床营养优质服务”,为住院患者提供食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一体化的营养治疗。对术科患者开展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管理。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