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这场疫情阻挡了多少人出游的脚步。经历了这一场特殊又漫长的等待,虽然口罩现在仍不能摘,但看着窗外春暖花开,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出门去拥抱久违的大自然。
市民文文也不例外,她想着平时上班没时间,自己爸妈天天在家帮自己带孩子很辛苦,想借周末自己休息的时间带老人出去放松一下,没想到却遭到拒绝,经过反复追问、旁敲侧击,文文的妈妈才说出自己有难言之隐——妈妈最近这一年一直有尿频尿急的毛病,经常憋不住尿,时不时会漏尿,而且白天需要频繁跑厕所,每晚睡着了也要起来6-7次,经常折腾一夜没睡好,出门的话妈妈怕找不到洗手间或者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待,所以情愿在家呆着。
小康今年30岁,去年8月刚升级为妈妈,看着宝宝一天天健康成长,本应该是件开心的事,家人却发现她时不时躲一旁叹气,老公细问之下,她才告诉真相。原来啊,自从生完宝宝之后,小康经常大声笑或者咳嗽、打喷嚏就会漏尿,渐渐的,她变得不敢大声笑,也特别害怕打喷嚏。这些症状小康一直没好意思跟人说,也不知道上哪里去看病,一拖再拖,自己的心情也受影响了。
憋不住,其实不是他们的错,很有可能是得了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一、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类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它的产生是由于膀胱肌肉不自觉地收缩(即使膀胱尿量很低)产生了急切排尿的需要。文献报道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特别是绝经后的人群患病率高达50%,其与年龄、肥胖、妊娠与分娩、绝经和雌激素水平、盆腔手术、慢性盆腔疼痛及盆腔脏器脱垂、饮食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OAB已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疾病。与较高的患病率形成对比的是,此类患者的就诊率很低。有研究报道,部分患者往往不敢或拒绝参加社交活动,感到沮丧、无助和焦虑,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家庭和谐。
二、OAB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尿急:突然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小便冲动;
急迫性尿失禁:当有强烈尿意时不能由意志控制而尿液经尿道流出;
尿频:24小时内小便次数≥8次;
夜尿:夜间觉醒排尿≥2次。虽然在有便意时,能够及时上厕所,但意外的尿频和夜尿会扰乱生活。
三、中医对这个病的认识
从中医角度来说,膀胱过度活动症多数是由肾气不足或者肾虚引起的尿频。
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尿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
四、该病如何治疗?
行为干预为首选。包括盆底肌肉训练、膀胱训练、制定排尿时间表、保持健康体重、间歇性导尿等。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药物、手术、电刺激或针灸治疗。
五、专科治疗特色:
专科团队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科研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出了的针灸“调任通督法”,根据任督二脉同起于会阴,一前一后行走于人体正中,并与心脑肾相通。在经脉循行上决定了任督脉经穴的功能主治与泌尿生殖系疾病密切相关。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采用针刺配合雷火灸、督脉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中药汤剂口服,辅助Kegel训练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雷火灸)
(督脉灸)
六、病例分享:
本文开篇中的文文在妈妈的述说中,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年妈妈不爱出门竟是这个原因。于是,她带着妈妈来到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一病区住院治疗。
在医生的安排下,文文妈妈积极配合针刺、雷火灸、中药、Kegel训练等治疗。过了一周左右,文文妈妈漏尿尿频的情况明显减少了,夜尿的次数也减少至每晚1-2次。
文文妈妈出院后,她还继续每周2-3次到针灸科门诊进行巩固治疗。如今,她的情况越来越好了。
这可把文文和妈妈高兴坏了。文文妈妈惊喜地表示:“中医治疗真神奇,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太感谢了。”
七、日常保健:
1、Kegel训练:可以加强盆底肌肉,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
进行Kegel训练前,要排便排尿;Kegel训练对体位并没有特别的要求,站立、坐位、平躺均可进行锻炼,不过,对初次进行Kegel训练的女性,建议取平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进行腹式呼吸(鼻子吸气鼓起肚子,嘴巴像吹蜡烛一样呼气收缩盆底肌)。用力收缩阴道周边的肌肉3-5秒,逐渐延长至5-10秒,然后放松5-10秒。如此反复,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或者不刻意分组,自由选择时间段,每天做150-200次。
kegel训练时,避免用臀部、腹部及大腿发力,而专注于训练阴道、肛门周围的肌肉力量,关键是方法正确和持之以恒。
2、穴位按摩:双手搓热后,按揉下腹部、腰骶部腧穴,如关元、气海、中极、肾俞、次髎等。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