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默的老年杀手——骨质疏松
大家普遍认为,人老了理所当然会弯腰驼背、腰酸背痛,其实不然。有的老龄人风采依旧,身板硬朗,弯腰驼背的您很可能是得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3大老年病之一,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最常见原因,那什么是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因为前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人们忽视,只有骨折时才被察觉,骨折后又极易发生再骨折,15%到33%的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所以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老年杀手。
二、如何自测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1分钟自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0个问题的自测,只要其中一道题回答为“是”,那就证明您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10道测试题如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
8.如果您是女士,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如果您是女士,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孕期除外)
10. 如果您是男士,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等症状?
三、亚洲人如何自我筛查骨质疏松?
亚洲人自我筛查骨质疏松的公式是:
(体重-年龄)×0.2=风险指数
结果判断:
如果结果大于-1,就说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比较低;
如果结果小于-4,则说明是高风险,要赶紧去医院进行治疗;
结果在-1和-4之间是中风险,最好也去医院咨询一下,看看有哪些最适合你的预防方法。
举例来说,一个65岁的人,体重58公斤,那他的骨质疏松风险指数就是(58-65)×0.2= -1.4,说明他处于中风险阶段。
四、我们为什么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和机理是多方面的:
增龄造成的器官功能减退是主要原因。
除内分泌因素外,多种细胞因子也影响骨代谢,降低成骨活性。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K2的摄入不足,皮肤中维生素D 原向维生素D 的转化不足,肾功减退,维生素D的羟化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下降。
肌肉衰退,对骨骼的应力刺激减少,对骨代谢调节障碍。
凡此种种,都影响骨代谢,使得成骨不足,破骨有余,骨丢失,骨结构损害,形成骨质疏松。
五、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加快骨质流失?
1.吃得太咸:体内的钙主要与钠一同通过尿液排出。盐吃多了,尿钠排出变多,尿钙排出也增加了,骨钙也更容易流失。
2.动得太少:骨组织的发育需要力学强度支撑。当人体的运动量不够时,我们的骨组织会自动降低骨量。
3.爱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所含有的磷酸盐成分影响骨质的沉淀,从而对骨骼生长产生不良作用。
4.爱喝咖啡:每天饮用4杯以上咖啡会影响钙的吸收,每日消耗300毫克咖啡因,可能加速骨钙流失。
六、你为什么缺钙?
钙是维持骨骼、牙齿健康的关键营养素,还是人体生理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1.由于年龄的增长和激素含量的下降,体内钙含量逐渐降低,如果钙摄入量不足,极易发生钙的缺乏,从而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
2.我国居民膳食钙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性食物,而植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吸收。
3.钙摄入量不足:2010~2012年膳食钙摄入状况分析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膳食钙的平均摄入量为344.2mg/d,仅达到推荐摄入量(1000 mg/d)的1/3,较2002年明显下降,也远远低于欧美国家。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数仅占1.19%。
七、如何正确通过营养途径补钙?
①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奶类、豆类、鱼虾等食物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
②植酸、草酸、鞣酸可与钙结合为难溶性复合物,减少钙的吸收。缺乏奶制品的高纤维膳食,钙的吸收也受到影响,故补钙时不要与富含植酸、草酸、鞣酸、高纤维膳食同时进餐。
③补钙同时应注意促进钙吸收和钙代谢的维生素D、维生素K2的补充,以及微量营养素铁、锌的补充。
八、为什么抽血检查不缺钙,骨密度检查却缺钙?
抽血检查微量元素检查的是血钙,也就是我们血液中钙的含量,骨密度检测仪查的是单位骨骼中钙的密度,它反映的是骨骼的状况。人们常常会因为身体的一些原因出现骨骼中的钙回到血液中,供给身体组织的正常代谢,这是人体正常的保护功能,但是,这样会造成血液中的钙正常,而骨骼中缺钙的现象,在医学上成为“钙迁徙”,这种情况会引起钙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硬化,骨质增生,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
出现这种情况第一要抓紧时间补充钙,使得钙迁徙的情况得到控制,第二同时补充维生素K2,让血液中的钙重新沉积到骨骼上去,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结石等疾病的发生。
九、错误补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017年12月,美国权威医学会杂志JAMA一篇Meta分析指出: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不能降低骨折发生率!
当钙进入人体后,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肠道会将钙吸收到血液中。进入血液中的钙变成了游离钙,理想状态是钙跟着血液,抵达人的骨骼或者牙齿。但是,如果缺乏维生素K2的引领,有些钙可能会逆风飞翔,沉积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到头来,骨质疏松没解决,甚至还会带来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等严重问题!
1.钙沉积在血管:当钙停留在血液中不离开,沉积在血管中,导致血管钙化、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引发高血压,导致各种心血管问题。
2.异位沉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钙沉积在脏器和组织,会引发肾结石、胆结石、前列腺钙化、关节钙化等病症。
十、食物中能否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含维生素D 的天然食物很少,主要包括含海水鱼类(如野生鲭鱼、鲑鱼、金枪鱼、沙丁鱼等)、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人奶和牛奶维生素D含量很低,蔬菜、谷类、水果几乎不含活性维生素D。在一些地区,维生素D 被添加到牛奶和饮料中,如奶制品、橙汁、豆浆和谷物等。光靠食物,几乎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从门诊和住院监测的患者中,发现维生素D的缺乏率在90%左右。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从日光照射和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D 不足,则需进行维生素D 添加补充。
十一、如何合理补充维生素K2?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如果缺乏维生素K2的引领,有些钙可能会逆风飞翔,这是因为当维生素K2缺乏的时候,我们体内的骨钙素蛋白和基质谷氨酸蛋白处于休眠状态,无法执行领钙入骨的任务。
但是,K2的来源稀缺,日常食物中含量低:
比如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和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K2中。一些发酵食物(如奶酪、纳豆)和黄油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K2,但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一般较高;纳豆是维生素K2最好的来源,但我们的餐桌上却很少出现。
因为人体不能合成足量的维生素K2、膳食来源稀缺而达不到维生素K2每日补充的标准,因而通过补充钙和维生素D3来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并不理想。维生素K2之MK-7疗效远超过MK-4,MK-7的功效是MK-4的1000倍。因此,如果您不爱吃纳豆,那么生物发酵法提取的以MK-7为主要成分的维生素K2是最佳补充来源。
十二、常吃哪些食物能预防骨质疏松?
在我们常见的食材中,以下食物对预防疏松症有很好的效果:
虾米营养丰富,富含钙、磷等矿物质,蛋白质含量也很高。
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其中的乳酸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
黄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很高,且富含赖氨酸和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铁。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良品,150克豆腐干含钙高达500毫克。
黑芝麻是很好的补钙来源,其补钙、养生效果优于白芝麻数倍。
胶原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足够的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时所需的一种重要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维生素C不足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海水鱼类(如野生鲭鱼、鲑鱼、金枪鱼、沙丁鱼等)、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维生素D含量略高。
纳豆中富含维生素K2。
十三、领钙入骨,不仅预防骨质疏松,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结石风险
近年研究表明血管钙化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且二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
基质谷氨酸蛋白、骨钙素蛋白是调节血管钙化与骨质疏松之间的重要因子,与血管钙化、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这两种蛋白都依赖着维生素K2 。当身体中没有充足的维生素K2,两种蛋白都处于休眠的状态,并不能发挥作用。足量的维生素K2才能激活它们,引领钙顺利进入骨骼,最终促进骨形成。
基质谷氨酸蛋白,在血管中它就如同监察员,一旦发现还没有达到目的地的钙,准备偷懒沉积在血管和器官上,就会对它们进行阻挡,防止钙离子的异位沉积,预防因此而引发各类病症。
骨钙素蛋白,它的职责类似于抓娃娃机的小爪子,将“监察员”阻击的游离钙抓住,准确塞进骨骼中,完成补钙目标。
综上所述,预防肾结石、骨质疏松与血脑管疾病的准确方法是:首先要摄入适量的钙,同时摄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3(或者经常晒太阳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并摄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K2领钙入骨,防止钙逆风飞翔。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营养科 曾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