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的到来,天气逐渐转暖,雨水增多,人往往感到困倦、乏力、头昏欲睡……尤其在广东,气温上升快,湿气大,人们更容易感到困倦。此外,忽冷忽热的气候变化,稍不留意还容易出现肩颈、腹部受凉疼痛等不适。因此,在广东,春季祛湿是养生一大要务。
中医认为人的脾脏主身体“运化”,日常人们除了可采用山药、芡实、扁豆、黄芪等健脾祛湿药材做药膳以祛湿养生,还可以用拔罐、艾灸、足浴等中医外治法来祛湿。
火龙罐是由玄石与紫砂混合烧制而成的罐体,罐口为不规则的花瓣型结构,可根据罐体的尺寸在罐体内放置不同大小的艾炷,点燃艾炷后可以进行走罐、刮痧、穴位刺激等操作,是集刮痧、拔罐、艾灸为一体的特殊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温阳散寒等作用。火龙罐的适应症:由风寒侵袭、湿淤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脊柱软伤类病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肌肉损伤,如上背痛、急性腰扭伤、局部肌肉拉伤;胃肠类疾病,如便秘、便溏、腹胀、消化不良;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中医的风、寒、湿所致的痹症。外伤骨折后的水肿,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所致的酸、麻、胀、痛。
火龙罐分大罐、中罐、小罐,可执行的部位比较灵活:大罐可以选腰背部、臀部;中罐可以选腹部、胸部、四肢躯干;小罐可以选头面部、手部。可疏通经络,帮助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等。
拔火龙罐需注意:
1.治疗结束后注意保暖,不宜立刻洗澡,避免受凉;
2.若出现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可适饮淡盐水一杯。
以下人群不适合拔火龙罐:患有急性疾病者;接触性过敏或艾烟过敏者;不明原因内出血者;孕妇;糖尿病末梢神经损伤者;严重外伤未缝合者;传染性疾病者;情绪不稳、精神病患者;醉酒者;吸毒人员。
中医辨证施膳
健脾祛湿之品:如山药、芡实、薏米、茯苓、红小豆、砂仁、扁豆、胡萝卜、陈皮等。
食疗方:淮山陈皮粥、薏苡仁山药粥、扁豆瘦肉汤、芡实薏米木瓜糖水等。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高玲利、黄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