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一文读懂炎症性肠病

发布日期:2023-03-27

一、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是由环境、遗传、感染、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该病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二、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因素:

它的发病与环境、饮食、遗传、感染、肠道菌群、免疫、负面情绪等多种因素有关,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炎症性肠病发病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20年尤其近10年,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迅速升高,且趋于年轻化。


四、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①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肠道的表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里急后重。

全身的表现:发热、乏力、贫血、营养不良。

肠道外的表现:口腔溃疡、眼病、关节炎、肝脏疾病。

②克罗恩病的症状

肠道表现:可能突然发生腹泻、腹痛,右下腹多见、粪便中带血。

全身的表现:乏力、体重减轻、发热、贫血、营养不良。

肠道外的表现:口腔溃疡、眼病、关节炎痛、关节僵硬、皮肤红肿、痛(经常发生在腿部)、肝脏疾病。


五、炎症性肠病的发展

疾病初期→疾病发展→迁延难愈→并发症(如不能有效控制,则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肠腔狭窄、腹腔脓肿、肠梗阻、穿孔、癌变等)


六、炎症性肠病进展的影响因素

确诊年龄:年轻患者更易复发。

病变范围:病变范围越广,越容易出现复发和并发症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病变范围也更容易扩大。

黏膜愈合:治疗后黏膜能否愈合,影响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患病病程和严重程度:病程越长,疾病程度越重的患者,越容易出现复发和并发症。



七、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标:

以前:缓解患者主观症状

现在:解决客观肠道炎症


八、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

1.氨基水杨酸类:如美莎拉嗪、柳氮磺吡啶等,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2.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患者。

3.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适用于氨基水杨酸无效的轻-中度溃结和重度溃结、克罗恩病。

4.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乌司奴、维得利珠、阿达木,适用于中-重度溃结、克罗恩病。


九、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

中医药具有辨证论治、方药随证加减、个体化、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肠道炎症,促进黏膜愈合及预防疾病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两者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十、炎症性肠病的饮食

  • 活动期:

适宜:米食及面食;鱼汤、清蒸河鲜(适量);牛肉汤、牛肉羹、鸡汤(少食多餐);猪肉汤、猪肝汤(适量);鸡蛋羹;熟的水果、蔬菜(少吃)。

忌用:富膳食纤维的酸奶;生鲜牛奶、海鲜、羊肉、狗肉、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坚果、西餐、快餐、素食、零食、酒、茶、咖啡、碳酸饮料。

备注:对麸质蛋白过敏者,不宜食用面食,肉类需熟透。

  • 缓解期:

适宜:米食及面食;酸奶;牛奶(可尝试);熟河鲜;牛肉、鸡肉、猪肉多样化(适量);鸡蛋;鸭肉、鹅肉(适量);素食、零食(酌情适量);红茶、普洱茶;咖啡(酌情适量);熟的水果、蔬菜(适量)。

忌用:羊肉、狗肉、油腻食物、冷饮、西餐、快餐、碳酸饮料。

备注:肉类需熟透、不可过量;茶、咖啡宜餐后,水果、蔬菜尽量不要生吃。


十一、炎症性肠病的管理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疾病,需要坚持用药,与专科医生携手治疗。突然停药、过早停药以及随意减量药物均可能引起疾病的迅速发展和恶化,导致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控制病情,产生更多的治疗费用。


总而言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且疗效确切,只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绝大多数患者均可长期控制病情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谢伟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