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的“第二生命线”,但人们普遍缺乏对脊柱健康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久站久坐,对着手机、电脑的时长不断增加,不仅是成年人世界的常态化,也成为许多青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
一、青少年脊柱健康相关疾病流行现状
根据2014年WHO报告,肩颈、腰背痛已成为造成青少年疾病与残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我国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已占全部患者的10%~20%[2],而青少年腰背痛的年累计发病率接近30%[3],有报道28.0%~51.0%的青少年患有下背痛,且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4]。中国大陆4-20岁儿童脊柱侧凸患病率为1.02%。女性脊柱侧凸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比例为1.54。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脊柱侧凸患病率增加[5]。
二、导致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的原因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发布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年39卷4期的《深圳市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与其肩颈腰背健康状况的关系》中指出,学习压力、长时间静坐行为、不良的睡眠习惯等均对青少年脊柱健康有影响。
导致青少年儿童脊柱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孩子没有预防意识。由于脊柱问题的发病过程不疼不痒,家长很容易忽视,单纯地以为只是孩子姿势不正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行矫正,易错过最佳的纠正时期。
三、脊椎健康问题会对青少年们造成什么影响?
1. 易出现圆肩驼背、骨盆前倾、高低肩、长短腿等不良体型,影响孩子的形体美。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个重要阶段,形体美观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易出现孤僻、自卑、不自信、不合群等现象。
2. 因脊柱排序不良、孩子骨骼肌肉易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出现颈肩腰腿疼痛,严重的会压迫到脊神经引起麻痛,影响日常生活学习。
3. 脊柱变形,出现脊柱侧弯,脊柱侧凸早期无明显症状,若治疗不及时纠正,严重变形会压迫到重要神经和内脏器官,影响心肺功能、胃肠功能,更有甚者影响心理健康。
4. 脊柱健康问题甚至会影响身体发育、视力、智力和记忆力的发展[6]。
四、如何在家自测小朋友
有没有脊柱健康问题?
1.观察法,让小朋友尽量暴露所需观察部位,从前面、侧面、后面去观察静态姿势。
2.站立前弯测试,从动态中去观察脊柱情况。
若存在图片中提示情况脊柱健康存在问题。
五、居家脊柱健康操
1.横膈膜呼吸
平躺双腿屈曲,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吸气时肚子胸廓3D膨隆打开,呼的时候肋骨及小腹往肚脐方向收,感觉腹部四周向内收紧。
2.死虫式
躺于垫上,手臂伸直举起,与地面呈90°,屈膝抬腿,大腿与地面呈90°。臀下部微微离地,让腰部压紧地面,身体平衡,不晃动。横膈膜呼吸,保持3-5个呼吸。感觉腹部收紧。
3.四点支撑
双手撑地,前脚掌着地,身体与大腿夹角呈90°,膝关节夹角呈90°。膝盖悬空,收紧腹部,保持背部平直,自然呼吸,感觉整个腹部有强烈的收缩紧绷感。
4.侧平板
左手肘支撑在瑜伽垫上,左侧大臂垂直于地面,右臂向上伸展并垂直于地面;全身收紧,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上面的腿抬离垫子,全程保持均匀呼吸,感觉左侧侧腹部有明显紧张感。
5.胸椎旋转
侧卧在瑜伽垫上,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屈曲,下面手扶住膝盖,上面手轻搭在后脑勺,上身和头部向后侧扭转,上侧肩膀尽量靠近地,全程保持均匀呼吸,感觉侧腹后背部有明显牵拉感。
6.靠墙微蹲
双脚打开与骨盆同宽,与墙壁保持较短距离,腰贴或距离墙面不超一巴掌,背部保持直立沿着墙壁下移,腹部、臀部收紧,有控制的缓慢下蹲(下蹲30度)。膝盖不要内扣,足底踩实,静态维持2-3min,感觉臀部、大腿、腹部均有收紧感,脖子轻微拔长感。
7.英雄前屈
跪姿于垫上,双膝分开与髋同宽,膝关节位于髋部正下方,足背贴于垫子,双手分开与肩同宽撑于垫上,保持脊柱和骨盆的中立,沉肩将臀部向后坐在脚后跟上,双手向前延伸,额头贴地,自然呼吸。
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整脊科)林远方主任建议,防治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提前预防是关键,为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长、学校与医院”三位一体可建立脊柱伤病防治机制,从源头阻断脊柱健康问题,把问题及时扼制。
家长们学习简单鉴别孩子是否存在脊柱健康问题,若存在可以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居家脊柱健康操予以纠正。若变形严重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for the world's adolescent'sreports[EB/OL].[2017-07-07].http://www.who.int/maternalchild_adolescent/topics/adolescence/second-decade/en/
2. 陈辉.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平片特点[J].医学信息,2013(7):416.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3.07.435.Chen H. The X-ray feature of adolescents' cervical vertebradisease[J].Mednform,2013(7):416.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3.07.435.
3. 梁清.下腰痛与腰背肌肌力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0(18):673.DOI:10.3969/j.issn.1001-9960.2010.18.588.Liang Q. Research on low back pain and low back musclestrength[J]. Technol inform, 2010(18) : 673. DOI: 10.3969/j.issn.1001-9960.2010.18.588.
4. Swain MS, Henschke N, Kamper SJ, et al.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pain in adolescents[J]. BMC Public Health,2014, 14:447. DOI:10.1186/1471‐2458‐14‐447.
5. Zhang H, Guo C, Tang M, et al. Prevalence of scoliosis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pine (Phila Pa 1976), 2015,40(1):41⁃49.DOI:10.1097/BRS.0000000000000664.
6. 张明才,牛阿凤,石印玉,等.上海市青少年颈椎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3):7-9,11.DOI:10.16305/j.1007-13342014.03.001.Zhang MC,Niu AF,Shi YY,et al. Survey on cervical subhealthcondition in Shanghai teenagers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J].Shanghai J Tradit Chin Med, 2014, 48 (3) : 7-9, 11. DOI: 10.16305/i.1007-1334.2014.03.001.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 李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