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夏季养心护阳,认准八髎姜疗

发布日期:2023-05-19

《黄帝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应心而养长”。立夏代表天气转暖,万物进入生长旺季的重要节气,对人体而言,此时阳气逐渐旺盛、浮于体表,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对于原本体寒的人来说,此时体内阳气更处于虚空的状态,所以,也更容易出现虚寒的毛病。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夏气与心气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因此从立夏时节开始,养生的原则在于养心,并注意顾护阳气。


俗话说:“一片生姜胜丹方,一杯姜汤保健康”。生姜自古以来就是民间常用的良药,生姜能够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健胃消食。姜疗是流传于民间常见的一种外敷治疗方法,通过将生姜榨汁或者捣碎,在皮肤上进行搓、擦、外敷等的方法,来起到温阳散寒、通行血络的作用。

姜疗有助于排除身体毒素,或是改善女性小腹虚冷、宫寒的现象,有助于气血流通,缓解神经衰弱、精神疲倦的症状;有助于改善肩颈酸痛、体虚、怕冷、胃寒、手脚冰冷、四肢麻木、头痛头晕等症状。此法的特点是简、便、廉、易、副作用少。

姜疗具有温阳散寒、通行血络的作用,在特殊的穴位上进行姜疗,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将疗法的作用与穴位的穴性结合在一起会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八髎穴。八髎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是指位于腰骶部的骶椎上的穴位,分别称为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8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其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所以,八髎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八髎姜疗法,可以把姜疗的温热作用与八髎穴的穴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达到调节全身血液、疏通气血的作用,临床上主治下焦虚寒的症状。八髎是一个区域,领近胞宫,在八髎区域进行姜疗,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八髎姜疗法适应症:

1.颈肩腰腿痛:调理腰骶部疾病、腰膝酸软、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

2.亚健康状态:怕冷怕风、体质虚弱、失眠、便秘、疲劳、精力不足等;

3.消化内科疾病:便溏、脾胃虚寒、体内湿气重;

4.生殖系统疾病: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宫寒、痛经、夜尿频、阳痿早泄等。


八髎姜疗法注意事项:

1. 注意避免烫伤;

2. 注意保暖,及时用毛巾擦干局部皮肤,避免自行晾干;

3. 注意补水;

4. 用后若患处皮肤有过敏反应,应暂停使用,防止感染,待过敏现象消失后可继续使用。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 彭灵、李鹤、张楚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