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蔬菜粗粮没少吃,还是便秘?可能是这些原因

发布日期:2023-06-05

A:我每天至少吃了两斤蔬菜,半斤粗粮,可这多年的便秘依旧得不到解决。

B:前一阵工作压力大,上班顾不上喝水,排便困难。最近我增加了喝水量、蔬菜量,还是觉得疲惫、乏力,排便时使不上劲

C:因为便秘,我尝试过各种国产的、进口的膳食补充剂,可收效甚微。

和周边亲友闲聊时,不少朋友如是诉说着他们排便的苦。俗话说便秘不是大毛病,解不出来真要命,要解决排便问题,先得了解一下的成份。


一、大便的成份

很多人以为大便的主要成份是未消化的纤维,即食物残渣。

错!粪便的主要成份是水,占70%左右。在剩下的30%的固体成份中,细菌约占30% (不过大部分在排出时已经over了),脂肪10~20%,蛋白质2~3%,胆色素无机盐10~20%。而粪便中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高纤维饮食的人群中占比也就10至15%。因此,如果要增加排便量,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细菌量更有效,而不是一味增加纤维。


二、蔬菜、泻药为什么没治好便秘?

很多人误以为大量进食蔬菜,便秘会得到改善,结果事与愿违,食用大量蔬菜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其原因可能是细菌比例降低无法发酵过多蔬菜纤维的残渣。

另有不少人认为便秘是因为大便硬所以排不出,于是服用泻药把硬的粪便排掉,后面排便就不困难了。结果泻药将大量正常菌群排出体外,造成菌群不足和紊乱,停药后大便更硬、排便更难。

问: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传统食谱全是肉类,海洋里的鱼类、陆地上的动物,基本不含膳食纤维,为什么他们没有便秘的烦恼呢?

答:因为因纽特人经常吃自制发酵的动物性食物,提供了更丰富的膳食微生物来源,扩大了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问: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完全没有粗纤维,他们有正常的大便。为什么呢?

答:母乳蕴含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婴儿通过母乳喂哺可以获取天然的益生菌拥有健康的肠道微生态,所以没有便秘困扰。

因此,如果你大量摄入蔬菜粗粮还是有便秘、腹胀的情况,可能是肠道菌群紊乱,没有足够的益生菌发酵食物残渣所致。这时候需要适当减少麦麸、玉米糠、芹菜、果皮和蔬菜茎等富含不溶性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益生菌的补充。


三、不耐受的食物可以加重便秘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是造成便秘的常见原因,但容易被忽略。50%以上的人存在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常见的不耐受食物有鸡蛋、牛奶、小麦、大豆、海鲜。因为不耐受的食物具有促炎作用,能加重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增加肠道产气,导致肠腔扩张,传输速度减慢、加重便秘。到医院做食物不耐受的检测或进行可疑不耐受食物的排除,找出自己不耐受的食物。


四、利于排便的天然食物

调整饮食结构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基础,可以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天然食物的摄入,如猕猴桃、西梅、魔芋或黑麦等;添加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可以调节肠道功能,改善便秘。

综上所述,合理的饮食结构,足够的水分,健康的肠道微生态都是预防便秘不可缺或的因素,必要时还需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排除不耐受的食物。



参考文献:

Microbiota fermentation-NLRP3 axis shapes the impact of dietary fibres on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Gut. 2019,68: 1801-1812.

Dietary fibre in Europe: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definitions, sources, recommendations, intakes and relationships to health. Nutr Res Rev.2017,30(2):149-190.

Dietary habits in Greek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based on Rome Ⅲ criteria:a school-based,cross-sectional multivariate analysis.Ann Gastroenterol.2021,34(4):528-534.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Probiotic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on Gut Motility and Constipation.Adv Nutr. 2017,8(3):484-494.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