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腹痛就想上厕所?吃稍刺激的食物就拉肚子?紧张时以上症状就会加重?做了检查还是查不出病症?别急,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肠易激综合征(IBS)。
一、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IBS)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在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以腹痛和排便异常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将IBS分为4种类型,便秘型IBS(IBS-C)、腹泻型IBS(IBS-D)、便秘和腹泻混合型IBS(IBS-M)以及其他类型IBS。
肠易激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为9%至16%,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二、为什么会我们会得肠易激综合征?
目前为止,IBS病因尚不明确,但现代研究认为其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及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在IB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IBS的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分型,IBS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腹泻型IBS:以大便次数增多或粪质稀薄为主,可伴腹痛、肠鸣腹胀等。临床最为多见。
2.便秘型IBS:大便次数减少或大便干结,甚至呈羊屎状;排便困难、费力,多伴便前腹痛、便后痛减等。
3.时有腹泻,时有便秘,无规则的变化。临床上比较少见。
四、该如何诊断IBS呢?
IBS的诊断较为繁琐,总体来说,需要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后,根据IBS在3个月到半年内发生的腹痛情况与排便情况来决定。
1.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3.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潜血试验阴性。
4.血常规、C反应蛋白、甲功等未见异常。结肠镜示无明显粘膜异常,活检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五、如何治疗IBS?
1.非药物治疗
- 调整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IBS患者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具体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心理健康,饮食结构的调整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一线方法。避免暴饮暴食或节食,保证每天约2L的液体摄入,限制酒精或碳酸饮料的摄入量,减少脂肪、可溶性纤维、咖啡因和产气食物的摄入。
- 作用于精神/神经的治疗:通常认为放松训练、催眠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对IBS患者有益。
2.药物疗法
国内干预IBS更常用的是针对症状采用个体化治疗。针对症状显著的患者,需针对IBS的主要症状采取联合药物疗法。值得注意的是,IBS通常伴随焦虑-抑郁状态,抗抑郁药及心理治疗等疗法被认为对IBS患者有效。患者如出现影响正常休息及生活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
3.国内外指南明确指出中医药疗法(中草药及针灸治疗等)对改善IBS患者症状有效[1]。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方法灵活多样,采用内治、外治、联合疗法等方式,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803-818. DOI:10.3760/cma.j.cn311367-20201116-00660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张春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