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脑卒中仅仅只是“中老年疾病”,年纪轻轻完全不用怕其实这是脑卒中认知的误区!你真的了解它吗?脑卒中常见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
误区一:老年人才会中风
脑卒中发病与年龄和性别没有必然联系,据《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0》显示,脑卒中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约为1704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不要认为脑中风是老年病。即使年轻,也需要注意规律作息、年年体检,警惕发生脑中风。
误区二:高血压才会得中风
高血压是中风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中风跟动脉硬化有关,高血压的病人跟低血压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动脉硬化。血压低会使血流速度变缓,血小板容易聚集,从而可能会导致中风。因此,血压正常或偏低也需警惕脑血管病。
误区三:瘦人不会中风
与肥胖的人相比较,体重正常或较轻的人得中风的机率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放松警惕。因为瘦人也可能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保持理想体重,BMI保持在18.5-23.9范围(BMI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2(m)),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误区四:多吃活血补品,就可以活血
医生,听说每天吃三七、野生银杏茶就活血了,就可以溶解血栓了?不是的。现在的溶栓药品品种很少,都有治疗的最佳时间段。迄今为止还没有口服的特效溶栓药,活血药物更没有溶栓功效,所以这些中药材不是溶栓药。记住:活血≠疏通血管≠防治中风。
误区五:病好了就不用吃药了
有的人因为腿脚能动了就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实际上中风后即使肢体康复了,血管也不一定完全好转,堵塞情况仍可能存在,而中风的复发率很高。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显示,高达40%的门诊脑卒中患者是复发人群。脑卒中后1年,17.1%的患者会再发脑卒中或其他血管性事件。脑卒中后2年,复发率为25%,5年复发率超过 30.0%。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复发的患者在症状上通常都会比前一次更加严重。相对于未复发患者,脑卒中复发使致残率或死亡风险增加9.4倍。
因此,遵医嘱坚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误区六:药物有毒性,保健品更安全?
有人说:药物说明书上写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多,而保健品都是对身体好的。事实是,保健品质量良莠不齐,多数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中对于产品成分认知不足。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而放弃安全性更好的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脑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积极干预效果显著。正确认识卒中!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彭斌,张鸿祺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02):136-144.
[2]佘桂爵.为何会闯入中风误区[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6(13):18-20.
[3]王捷. 三类低血压可致脑卒中[J]. 长寿,2017(8):18-19.
[4]王陇德,彭斌,张鸿祺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02):136-144.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 王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