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于健康身材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减重逐渐成为青中年人群的一大需求,各种减重方法也应运而生。
不少人在减肥这条道路上想走捷径,通过少吃少吃再少吃,饿瘦自己,肥是减掉了,却可能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下面一起来听听王女士的减肥故事。
一、案例分享
33岁的王女士在网上冲浪时,偶然听说了一种名为“16+8”的减重法,听说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减重,于是决定尝试一下。然而在采用此种减重法半年后,王女士出现了面色萎黄、脱发、皮肤干燥、月经延期、身体困倦、排便周期延长等多种症状,遂来市中医院营养科就诊。医生仔细询问王女士日常饮食后发现,王女士三餐膳食均以玉米、鸡蛋为主,几乎无菜、肉摄入,导致机体出现显著营养不良,在了解了王女士基本情况之后,医生完善了其他相关检查。
王女士:医生,我的检查结果怎么样了?
医生:检查后发现,你的血红蛋白仅80g/L,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形态,微量元素铁及血清铁蛋白均缺乏,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二、营养与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它具有参与体内氧的运送、组织呼吸、维持正常造血及维持免疫的功能。它在人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分别是功能铁和贮存铁,功能铁主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酶等;贮存铁主要是以铁蛋白的形式贮存于肝、脾和骨髓中。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储铁不足、铁摄入减少、铁丢失过多和 (或) 吸收减少、生长发育过快等导致。
王女士由于长期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铁摄入量不足以满足人体需求,体内铁储备减少,若未干预,最后将发展为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觑,它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并引起体倦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或萎黄、口腔炎症、异食癖、匙状指等症状,且缺铁会引起一些妊娠并发症,如早产,甚至导致婴幼儿产生认知功能障碍和运动行为障碍。
三、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
缺铁性贫血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虚”“萎黄”“虚劳”等范畴,以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故贫血的发生与心、脾、肝、肾的功能失调、脏腑虚损有着密切联系。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物质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可见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对血的生成极为重要。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两虚,治疗上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为原则。
四、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口服铁剂治疗:铁剂的种类很多,一般以口服无机铁盐最为经济、有效,方便易行,且二价铁盐比三价铁盐更易吸收。常用的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中成药健脾生血片中同样含有铁,且对胃肠刺激相对较小。(以上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在口服补充铁剂时应注意:
①因铁剂大多影响食欲,服药时间可选择两餐之间或餐后,也可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
②可同时搭配维生素C或含量较高的水果,如苹果、柚子、橙子、柠檬等,可促进铁的吸收。
③高汤、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不宜在补铁治疗期间食用,铁剂要避免和茶水、咖啡、豆浆、苏打饼干、红薯同时服用。
④避免与含鞣酸较多的蔬果同时服用,如柿子、山楂、石榴、桃子等;一些干果类食物如桃仁、杏仁等,以及海带、胡萝卜、黄瓜等碱性食物均可影响铁剂的吸收,应避免与铁剂同时服用。
⑤补铁不仅要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还要补充储存铁,故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还应继续治疗3至6个月。
静脉补铁:非首选,仅用于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调整膳食结构,丰富食物种类: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其中血红素铁来源于红肉等动物性食物,其吸收率可达15%~35%;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其吸收率低,通常在10%以下。对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取向比类”思维进行延展,可食用下类食物预防和治疗缺铁:
①动物血: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不容易被食物中的草酸等物质干扰,可选用“以血补血”的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食品进行预防和治疗。
②动物肝脏:基于中医脏象理论“肝主藏血”, 肝脏能调节血量,每100克猪肝约含铁25mg。
③豆类及食用菌种铁含量较高,如黄豆、木耳、猴头菌、灵芝、平菇, 香菇,每100克木耳约含铁185mg。
海产品如海鱼、海虾、紫菜、海蜇等水产品也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下面为大家推荐两款药膳食疗方~
猪肝瘦肉粥
原料:鲜猪肝、鲜猪瘦肉、大米各50克,葱丝适量,盐油少许。
做法:将猪肝、猪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大米淘洗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撒上葱丝即可。
功效:养血补血。
归参炖母鸡
原料:当归15克、党参15克、母鸡1只、葱、生姜、料酒、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将当归、党参放入鸡腹内,再将鸡放入砂锅内;加入葱、生姜、料酒、食盐、清水各适量;再将砂锅置于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煨炖,直到鸡肉烂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
不当的减重方法会导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除以上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分析缺铁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超重肥胖者,如何在保持机体健康代谢的同时科学减重,可到医院营养门诊就诊咨询哦。
参考文献
[1]邹尧, 竺晓凡. 缺铁性贫血.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25(02): 158-160.
[2]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J]. 营养学报,2019,41(05):417-426.
[3]郎海燕, 陈信义, 杨文华. 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8):3487-3492.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曾瑶池、宋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