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术后复查多重要?别等复发了再后悔!
前段时间,深圳市中医院肿瘤与血液病科收治了一位患者,让医务人员感到惋惜。她是3年前做的手术,这次是因为便血入院,肠镜发现吻合口上方约15cm处再发肠癌,并伴有多发肝转移。医务人员翻阅了她既往的病历,出院记录已经明确告诉她要定期随访,然而由于疫情3年就医不便,而且自觉无任何不适,所以并没有进行复查。原来肠癌术后随访和复查是那么重要!
一、什么是随访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把肿瘤纳入慢性病范畴。这使得昔日被视为“绝症”的癌症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在肿瘤慢病管理中,定期随访工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其不仅是慢病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更加体现了慢病管理与单纯治疗的根本区别。因此,在肿瘤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都会重点提醒患者定期到院随访。
二、为什么要复查随访
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在某种意义上说,恶性肿瘤是慢性病。在肿瘤已经得到切除的情况下,仍有20%-25%的患者会出现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包括肝、肺、卵巢、骨、腹膜后淋巴结等)。
复查的意义即是尽早发现并治疗可能的转移灶,手术虽然已经切除了肿瘤病灶,但仍有一些肿瘤细胞在血液循环中,而这些肿瘤细胞目前无法通过有效的手段予以清除,有可能会在某些器官中生根发芽形成病灶。
三、结直肠癌术后随访频率
I期:每6个月1次,共5年。
II-III期:每3个月1次,共3年;然后每6个月1次,至术后5年;5年后每年一次随访。
专家出于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与转移风险考虑,会提出更加频繁的随访频率要求,比如每三个月一次的5年随访复查建议,或者5年后还是要求患者半年进行一次随访复查。这种考虑对个体化结直肠癌患者来说也是有意义的,请结直肠癌患者们相信你们的主治医师。
四、结直肠癌术后随访内容
1.体格检查,强调肛门指诊
肛门指诊在直肠癌的术后随访中价值很大,70%局部复发病灶都能够通过肛门指诊得到发现。检查时,医生在手指和肛门部位涂些润滑油,将食指慢慢置入肛门内,检查时会有些不舒服,但完全可以忍受。
2.血CEA
癌胚抗原(CEA)一开始是从结肠癌和胚胎组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要特别注意的是:CEA正常不等于患者没有肿瘤复发与转移,但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出现CEA升高明显,则往往提示患者出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3.肝脏超声检查(Ⅰ期和Ⅱ期)
肝脏是肠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超声多普勒能发现大于10mm的肠癌肝转移病灶。
4.每年1次胸腹盆腔增强CT(Ⅲ期或CEA、B超异常时)
肝、肺都直肠癌血行转移排名第一、第二的部位,每年一次CT检查,也是有必要的。
5.每年1次盆腔增强MRI(直肠癌)
盆腔是直肠癌局部复发的高危部位,而MRI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强于CT,因此,每年做一次盆腔MRI检查,对排除直肠癌局部复发是有价值的。
6.结肠镜检查的策略
推荐术后1年内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术前因肿瘤梗阻无法行全结肠镜检查,术后3-6月检查;每次肠镜检查若发现进展期腺瘤(绒毛状腺瘤,直径大于1cm,或有高级别不典型增生),需在1年内复查;若未发现进展期腺瘤,则3年内复查,然后每5年1次。如果肠癌术后患者年龄超过50岁,建议结肠镜检查更为频繁。
五、肠癌患者如何正确选择中医治疗
肠癌属于中医肠积、脏毒、癥瘕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肠道,与脾胃密切相关。
主要病机为:正气亏虚,酒食无度,嗜食高粱厚味,伤及脾胃,健运失常,运化失司,酿湿生热,湿热乘虚下注,搏结于肠,蕴毒日久,则成肿块。
中医药治疗已成为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数据发现,结直肠癌术后,运用中医中药长期治疗可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同时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王一然,王怡超,陈泽宇等.中医药在常见恶性肿瘤巩固和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22,20(10):981-984.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肿瘤与血液病科 杨振江、汪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