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骨疾病,其特征是以全身性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和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
导致骨质疏松的几大“元凶”
①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男女比为3:7。主要是因为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在雌激素骤然减少的同时,也会加速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状。
② 中老年为高发人群。
③有不良嗜好者,比如爱吸烟、酗酒、过度饮浓茶者。
④挑食者、过度消瘦者。
⑤维生素缺乏者。
⑥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患者。
⑦长期服药人群:比如长期用激素或抗胃酸药的人,糖皮质激素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引起骨质疏松。抗胃酸药可影响钙、维生素B12和双膦酸盐的吸收,以及破骨细胞的质子泵活性。
⑧其他人群:如肿瘤患者
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症状的,只能通过骨密度检查发现。但严重的骨质疏松会引起以下症状:
①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②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③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骨折,如打喷嚏、不慎坐空均容易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慎跌倒或与其他物品磕碰时也容易引发其它部位骨折。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前臂)和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了我应该怎么办呢?
1、调整生活方式:
①摄入高钙、低盐和富含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②适当的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
③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嗜烟、酗酒和过量饮咖啡及碳酸饮料。
④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补钙:人体需要的钙主要来源于食物,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1000~1500 mg,应注意避免过量补充钙剂,因其可使肾结石和心血管的发病率增高,所以每日钙摄入安全上限不应超过2500 mg。常见高钙食物有:牛奶是含钙最丰富且吸收率又非常高的首选补钙食物,建议每天喝液态奶500毫升。除此之外,奶酪、豆腐、虾皮、牛肉也含有丰富的钙。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钙量:
①成年人:每日摄入钙量要达到800毫克。
②11~14岁、孕中期、50岁后:每天摄入钙量不低于1000毫克。
③女性孕中期:需保证每天摄入钙量为1000~1200毫克、哺乳期1200~1500毫克。
3、补充维生素:人体需要的维生素D主要由接受日照后皮肤合成,故应每天晒晒太阳(10-15分钟),记得要把你水嫩的皮肤暴露出来哦(脸、手臂等),事先声明成了烤猪小编可不负责。
①晒太阳最佳时间:如果阳光比较强,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晒太阳最好避开正午。选择早上10点前、下午4点后的阳台或空旷场所最佳。
②晒太阳最佳时长:春秋季每天坚持晒太阳20~30分钟、夏季每天晒太阳5~10分钟、冬季每天晒太阳30~60分钟。
另外,老年人因为产生的维生素D较少,所以推荐额外服用活性维生素D产品。
4、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家中地板防滑、避免搬运重物等。
5、运动:对年轻人来说,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并能有效避免年老后骨量丢失速度过快。
老年人运动既起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又可以减缓受力部位骨量的流失,但要选择慢跑、散步、游泳、太极、舞蹈等运动方式,避免爬山和爬楼。
可以快走,每周3天,每天45~60分钟,可以快走、慢走交替循环。已有骨折风险的人:则应避免跳跃、脊椎前弯、搬运重物。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
中医里说“肾主骨”,故当予“补肝肾,强筋骨”为法,拟方:补肾壮骨汤,具体用药如下:熟地10g、山药20g、淫羊藿10g、骨碎补10g、肉苁蓉10g、丹参10g、牡蛎30g。(以上仅为基本方,具体应用仍需按个人体质辨证论治,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每日一汤:杜仲龙骨汤
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合肾虚老年人(多具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不振等症状)
材料:龙骨500g、杜仲10g、续断10g、熟地10g。
骨质疏松常用保健穴
中药治疗:中医里说“肾主骨”,故当予“补肝肾,强筋骨”为法,拟方:补肾壮骨汤,具体用药如下:熟地10g、山药20g、淫羊藿10g、骨碎补10g、肉苁蓉10g、丹参10g、牡蛎30g。
以上仅为基本方,具体应用仍需按个人体质辨证论治,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药膳食疗:杜仲龙骨汤
材料:龙骨500g、杜仲10g、续断10g、熟地10g。
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合肾虚老年人(多具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不振等症状)。
按摩保健穴:阳谷穴、劳宫穴、涌泉穴。
按摩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
阳谷穴:在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即在腕关节小指侧与前臂骨凸起的交界凹陷处。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二、三掌骨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
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底部,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绻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中草药泡脚: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二病区还专门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引起的颈肩腰腿痛自行研发了脊柱熏洗方。脊柱熏洗方:艾叶、醋三菱、醋莪术、伸筋草、凤仙透骨草、牛膝、地龙、威灵仙、木瓜、红花、防风等。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 何升华、冯华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