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气”与糖尿病足相关吗?

发布日期:2024-01-13

中医“气”的理念无时无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比如大病久病后的“气”喘吁吁,饿肚子时的没力“气”,情绪激动时的生“气”,均属于中医“气”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只有“气”运行不息,才能持续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气”与糖尿病足相关吗?

3分钟动画为你揭开谜题


糖尿病足,属中医“脱疽”范畴。“气”在脱疽中的病情演变中扮演推动血液流动营养组织,温煦组织,自身抵抗力的作用。总体来说,“气”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演变可包含“气虚”“气凝”“气损”三方面。


一、气虚:正如中医经典著作《内经》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的气相当于免疫力以及阳气对组织的温煦作用。只有阳气位于外,阴血守于内,营卫协调,阴阳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当气虚之时,则免疫力低下,阳气不足以温煦足端末梢,容易并发脱疽,痈肿之病。


二、气凝:如暴饮暴食、过度服用补药等,湿气,热气以及瘀血阻于肌肉,导致气的运行紊乱或发生阻滞,则会出现痈肿疾患。


三、气损:中医另一著作《诸病源侯论》提到:“少苦消渴年至四十以上多发痈疽。”指出消渴病(糖尿病)是引发痈疽的重要因素。消渴病日久,津液、血液无力运达足端,导致足端血流不畅,瘀血内生,气血不通则引发脱疽。


总而言之,“气”在脱疽(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医治疗糖尿病足(脱疽)同时,针对性使用中医中药,通过发挥“气”的作用,使用黄芪、川芎等中药,提高免疫力,补气固表,活血行气,提高脱疽(糖尿病足)患者的保肢概率,改善生活质量。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外一科 李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