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警惕!儿童打呼噜,危害多多!

发布日期:2024-01-15

小睿是一个4岁半的男孩。自从半年前感冒后,他总是反复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呼噜、张口呼吸的现象,还患过两次中耳炎,断断续续用了好多药,虽然流鼻涕的症状消失了,但是打呼噜却越来越严重。

一开始家长没当回事,觉得很多人都打呼噜,没什么大不了的。慢慢地,小睿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翻来翻去,彻夜不安,严重的时候睡着睡着居然还从床上坐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小睿看电视的时候总是喜欢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好像听不清似的,家长越来越担心。

10天前,小睿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了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检查发现,小睿的腺样体占了鼻咽部95%,双侧扁桃体2~3度肿大,双耳中耳腔积液。

医生与家长沟通后,使用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及部分扁桃体,同时耳内镜下进行鼓膜穿刺,整个手术时间不到30分钟,出血少。手术当天晚上,小睿家长很惊喜:“孩子的呼噜声基本消失了!”


腺样体术前整个后鼻孔堵塞


腺样体切除术中


腺样体术后


认识腺样体和腺样体肥大症

腺样体又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一团淋巴组织,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2至6岁时腺样体增生最显著,10至12岁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腺样体肥大可以引起孩子多种临床症状或并发症,其中最主要且危害最大的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2至8岁的孩子最为多见。

孩子主要表现为“夜间打鼾、张口呼吸、鼻塞、呼吸困难、多动、睡眠不安甚至突然端坐呼吸”等,可影响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障碍、焦虑或抑郁、尿床”等症状。

儿童长时间的打鼾还会导致面骨发育发生障碍,从而导致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上嘴唇厚而翘、下颌后缩以及缺乏表情的面容。这种面容也叫做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为什么会肥大?

腺样体肥大主要是鼻咽部的炎症引起腺样体病理性增生,鼻咽部炎症与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咽炎、感冒等因素有关。腺样体本身是一个免疫组织,当鼻咽部出现炎症时,腺样体就会变大来增强免疫,如果鼻咽部的炎症没有及时消除并进一步加重,甚至蔓延到腺样体本身,便会造成腺样体炎症并出现腺样体病理性肥大。这是儿童最常见的腺样体肥大原因。


腺样体到底要不要切?

腺样体是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腺样体肥大,通过药物治疗后,通气能改善,不打呼噜,不张口呼吸,这一类的腺样体是不需要切除的。但如果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却持续打鼾,甚至还反复引起中耳炎的,建议尽早手术切除。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从2015年开始使用第二代低温等离子系统进行腺样体手术,术中在高清内镜直视下,精准消融,出血极少或无出血。单纯的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无明显疼痛,术后正常进食,术后1至2日就可出院。只是有些伴有扁桃体肥大的患儿,如同时进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后会有稍微疼痛。很多家长都担心小孩全麻会有危险,以后会影响智力。其实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各种辅助设备的完善,目前的麻醉风险已经大大减低。


如果您的孩子也经常出现睡觉打呼噜、张嘴呼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排除腺样体肥大的问题哦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