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仅寒冷,天气也十分干燥,空调、暖气齐上阵,鼻腔黏膜愈发容易受损。特别是老人和儿童,鼻出血的情况越来越多。
儿童因过敏性鼻炎容易反复揉鼻或者有抠鼻的不良习惯,容易导致利特氏区糜烂,出现鼻出血。
老人因基础疾病多,年龄增加,血管弹性减弱,气候干燥,鼻腔黏膜脆弱,血管丰富,特别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破损,容易鼻出血,服用抗凝药物也可能导致鼻出血。
出现鼻出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掌握以下知识轻松应对!
如出现鼻出血,切勿惊慌,禁止仰头,禁止平躺。因鼻和口咽相通,血液倒流至呼吸道容易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如倒流至食道吞咽入胃,容易引起呕血等症状,加重恐惧心理。
恰当做法是低头,捏紧双侧鼻孔5分钟左右,并可予鼻部局部冰敷观察。若鼻腔前端利特氏区出血,一般可予止住;若出血不止,需立即医院就诊。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应根据病情需要完善电子鼻咽镜检查排除鼻腔肿瘤,排查血液系统疾病等。
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鼻出血,应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不能掉以轻心,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出血不止应立即到医院规范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预防鼻出血小贴士: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各类型鼻炎,完善检查,明确鼻腔出血原因。保持排便通畅,戒除挖鼻、揉鼻腔等不良习惯,减少对鼻黏膜的损害。
2.鼻腔干燥时,外用鱼肝油或者香油润滑鼻腔黏膜,或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院内制剂),如3日未缓解,建议到医院就诊。
3.在室内用可使用空气加湿器,温润的空气能保护鼻黏膜。
4.忌辛辣、燥热食物,如辛辣的火锅、巧克力、饼干、薯条以及瓜子花生等炒货干货。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胡镇、刘元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