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你们不是中医院吗?可以做胃镜吗?胃镜不是西医才做吗?中医不是“望闻问切”就够了吗?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回答:
第一,胃镜检查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已,并不归属于中医或是西医。
第二,千年之前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望诊”只能望人体表面而已,现在借助胃镜,“望诊”有了更好的延伸,已经可以望人体内部了,何乐而不为?有了飞机大炮,谁又想用小米加步枪故步自封,舍易求难呢?
什么是胃镜检查
胃镜其实是一个头戴灯泡的“迷你相机”,通过一根细长而柔软的管子,在医生的操作下,到达食管、胃、十二指肠,摄像头所拍摄到的情况可以实时地通过显示器展示在医生眼前。
医生可以利用它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不同部位,从而评估是否存在病变。如果发现了诸如黏膜色泽、质地改变,或是有糜烂、隆起等情况,乃至发现息肉、肿瘤等,都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如活检、切除等等。
什么人群要做胃镜检查
1.长期居住于食管炎、胃癌高发地区。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久治不愈或反复、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6.肝硬化患者;
7.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呕血、黑便、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为什么要做胃镜检查
胃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很多患者求医的原因之一,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患者简单地认为是胃炎引起的,因此拒绝医生“完善胃镜检查”这一建议。但其实,消化道溃疡、胆汁反流乃至胃癌等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胃痛的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胃镜检查,那有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进一步地说,在诊断尚不明朗的条件下,也难以做到针对治疗,就有可能出现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的情况,更严重的则可能出现消化道穿孔、大出血、肿瘤进展等等。因此,常常会听到医生建议:“还是做个胃镜检查看看吧”。
无论是为了明确或是排除某些疾病,胃镜检查都是最直观且便捷的方法。
如何更好的配合普通(不做麻醉)胃镜检查
1.充分放松,做好鼻子吸气,嘴巴呼气的动作。
2.开始检查后,按照医生的指示,做“吞口水”的动作配合进镜。
3.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程度腹胀、恶心的不适感,稍作忍耐,如自觉强烈不适、无法耐受,及时向医护示意。
4.切勿伸手去拔胃镜,避免造成消化道损伤。
5.检查结束后,因为药物及检查过程中干呕等情况,咽部的不适感会短暂存在,不要特地清嗓子、吐口水,不适感会逐渐自行消失。
目前而言,随着医学技术发展,麻醉下做胃镜检查,时间短、准备工作简单,权当是睡个好觉,在梦还没做完的时候,检查就已经完成了。因此,在医生提出建议做胃镜检查的时候,可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就拒绝了哦。当然,在检查之前,检查医生及麻醉医生会对实际情况做出评估,如果的确不合适做胃镜检查,也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杨粤戈、郭绍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