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辞岁,神龙迎新!新春来临之际,家人团圆,亲友相聚,觥筹交错,不亦乐乎!
大家伙儿在享受亲情、愉悦进餐时,一不小心会饮食过量,上一顿还没消化,下一餐的美味佳肴又已筹备就绪。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饮食不当,不仅仅是胖,还会影响健康。关于春节健康饮食,建议大家关注以下重点问题:
一、在家烹饪,重“三减”
节日饮食之丰盛,且不说顿顿煎炒烹炸、餐餐大鱼大肉,还有各式糕点糖果,随时都可以吃,很容易就摄入过多的油、盐和糖。所以,关注节日饮食,首先重点关注减油、减盐、减糖,建议清淡饮食。
二、网络订餐,重安全
网络订餐方便快捷,让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各种美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订餐服务。但网络订餐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比如资质问题、原料和菜品质量等。
1.建议订餐时,首先要关注餐饮提供方是否有实体店,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
2.如果订购的食品是半成品或者需二次加工的,一定要彻底加热,保证熟透后再食用。
3.如果订购的是即食食品,最好选择就近的餐馆,这样既可对菜品质量有一定了解,又可保证菜品出锅后趁热送到,保证食品质量。
三、酒类和饮料,要限量
酒能增加节日气氛,但不论是啤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其共同特点都是含有一定量的酒精。过量饮酒会对健康带来危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白酒50克。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和司机等人群不要饮酒,正在服药和患病的人群饮酒需要遵医嘱。提醒爱喝饮料的朋友,大多数饮料含糖,少喝为宜。
四、坚果类,要适量
坚果是节日休闲食品。坚果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同时也属于高能量食物,吃多了可能导致肥胖,所以建议适量食用。
选购坚果时,要在正规商超或网络购物平台选购正规企业生产的坚果类产品,还要仔细阅读标签,尽量购买简单加工的坚果,少选多油、多盐、多糖的坚果。
五、减少久坐,安全运动
春节期间免不了走亲访友,尤其是像一些回老家走亲访友的小伙伴们,亲友们会准备很多好吃的菜肴。所以在过年期间,很多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都会被打乱,“每逢佳节胖三斤”也成了假期生活的真实写照。希望大家在快乐过春节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的运动计划,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过一个健康的新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的推荐量,无运动禁忌症的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2天及2天以上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锻炼。疾病康复早期的运动不能剧烈,应循序渐进,而且要控制时间。
春节健康小贴士
1.肝病患者忌“酒”: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会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2.胆病患者忌“油”:胆病患者如果大量进食荤腻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诱发急性胆囊炎。
3.感冒患者忌“聚”: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人们容易伤风感冒,如走亲访友聚在一起,极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调养,这样既有利于病情恢复,又能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4.胰腺病患者忌“饱”:美味佳肴丰富,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腺液,造成胰腺压力增高,致使胰腺管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5.高血压患者忌“闹”:亲朋好友相聚,人多热闹,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6.冠心病患者忌“累”:操劳太多或玩乐无度,会使心跳加速、心脏负荷加重、血压升高,可诱发心绞痛、心梗塞或脑中风。
7.糖尿病患者忌“甜”:糖尿病患者应忌食甜食,否则会使人体内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8.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熬”:我国民间有除夕“守岁”的习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电视,使身体过于疲劳或睡眠不足,极易引起疾病发作或加重。
9.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凉”:春节期间,气温较低,因此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旧病复发。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体检科 刘碧云、于会群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体检科 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