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谨防脑卒中“偷袭”!国内许多资料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冬季高于其他季节的特点,但夏季也有一小高峰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一起来一探究竟~
1.出汗增多:夏季天气炎热,高温天气导致人体出汗增多,血液中大量的水分被消耗掉,使血液变得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易诱发脑血管堵塞,导致脑卒中。
2.激素紊乱:夏季昼长夜短,睡眠不足,使人体更为疲劳,体内激素释放水平发生改变,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脑卒中。
3.室内外温差大:夏季避暑都避免不了开空调,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冷一热容易导致脑血管痉挛,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脑卒中。
下面就带大家从“防暑降温、精神调养、饮食调护及起居等方面”一起来了解如何在炎炎夏日成功避免“卒”不及防~
防暑降温:
夏季经常需要参加户外活动的人群要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注意劳逸结合。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往往对口渴不敏感,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养成规律的饮水习惯至关重要,特别在早上起床及各种活动后注意补充水分。建议:喝水时少量多次,每次100至150毫升为宜。
精神调养:
心神妄动,则易致气血逆乱,脑窍被扰,神机不用。中医“春养肝、夏养心”四季养生学说,心与神合,养心即是养神。夏季是养心安神的季节,动作宜平缓,呼吸均匀有序,内心保持平和。精神方面,切忌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夏季炎热,与心脑血管病关系密切的钾元素以及其他人体微量元素易随汗液流失,夏季常喝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除了茶叶水,还可调配一些简单的中药茶,清热解暑兼养心安神。 例如,用荷叶和莲子心泡水,能够养心益智、清心火、解暑热。对于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烦失眠、口腔溃疡,可用莲子、栀子、酸枣仁6g,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心除烦安神之效。
饮食调护:
黄帝内经指出,人要健康,就要吃五色、五味食物。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根据以上中医理论,夏季应多食苦味、赤色食物。如:莲子、大枣、红豆、番茄等。需注意,如果阳气太盛,也要辅以黑色食物以助平抑盛阳、补益心气。
起居:
《黄帝内经》有言:“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至时节,昼最长而夜最短,阳气极盛而阴气极衰。起居调养,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勿熬夜,达到生发阳气、养心的目的。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时(11:00至13:00),心经主时,阳极阴生,餐后午休有利于养心安神,保证午后精力充沛。
夏季养生之预防脑卒中要以“防高温,控饮食”为主要内容,在生活中,做到“注意饮水,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身心舒畅”。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赵婉如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陈园园、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