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卸货”身上的肉肉却甩也甩不掉!很多人都觉得女性在怀孕的时候才会长胖,当女性分娩之后就会逐渐恢复原来的身材。其实不是这样的,女性在产后发胖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
产后肥胖,是一种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产后一段时间内体重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等明显高于孕前状态,即产后体重滞留。
引发产后肥胖症的原因有哪些?
1.孕期体重的增加 一方面因为怀孕会扰乱脂肪代谢平衡从而导致身体突增大量脂肪。另一方面,整个妊娠期,女性的体重增加11至12kg为宜,如果在孕期体重增加的越多,产后遗留的脂肪也可能越多,赘肉也越多。
2.饮食习惯的改变 在孕期,很多孕妈妈为了让宝宝可以吸收到更充沛的营养,会摄入大量的营养元素。一个人吃两个人的份,吃大量进补的食物。但是因为没有科学的饮食指导,导致宝宝没有吸收到营养,而这些补的东西反而会转换成脂肪储存在孕妈妈的身上。加上我国有坐月子的习俗,产后的一个月内,吃的多动的少,身上的脂肪无法被消耗,时间长了肚子上的“游泳圈”只会越来越多!
3.产后腹部肌肉松弛 怀孕过程中,腹腔承重不断增加,腹直肌分离,腹部筋膜变得薄弱。因此,在生产后,不仅造成了腹部肥胖肿胀,而且子宫、阴道,也会失去原先的韧性和弹性,甚至出现下垂。
4.运动量下降 孕产期间运动量下降,每日久坐时间长,久坐的生活方式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发生密切相关。
5.不良情绪 产后由于激素水平波动、压力过大等原因,出现产后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导致女性产后内分泌系统失调,影响到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肥胖等问题的出现。
6.睡眠质量差 女性在产后夜间需要喂奶、需要哄孩子,不得不起夜,睡眠质量明显变差,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进而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引起肥胖。
7.新陈代谢变差 很多女性会在产后出现气血双亏、经络不通、基础代谢率降低等情况,这些潜在的因素也会导致产后妈妈的肥胖。
产后肥胖的危害:
产后肥胖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以及骨关节炎等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何解决产后肥胖?
调整饮食结构,重视孕期体重管理,坚持母乳喂养,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久坐。
产后肥胖可进行中西医结合产后康复治疗。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整体治疗,运用针刺、埋线、耳穴压豆、艾灸、雷火灸、红炉拨筋罐、平衡火罐、隔姜灸、中药等改善肥胖症状,结合西医产后康复评估、个体化康复手法治疗、运动指导等,针对产后妈妈产后身体主要器官变化进行治疗,从而尽可能使身体恢复到产前状况。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 杜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