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妇女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宫颈癌是女性死亡的头号死因。子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宫颈癌主要是由于人乳头痛病毒感染(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恶性肿瘤。
什么是HPV?
HPV是指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类型有很多,根据危险程度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高危型:常见的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型。低危型:常见的包括6、11、42、43、81、83型。其中HPV16型和HPV18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HPV是宫颈癌罪的魁祸首。
女性中HPV感染很常见,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女性的HPV感染为一过性,80%的感染者会在8至12个月内自然清除。仅在少数女性HPV感染会持续,在持续HPV感染的女性中,一部分会进展成为宫颈病变或宫颈癌。因此,对于一过性HPV感染,通常不需要治疗,只有持续性HPV感染才考虑治疗。
如何预防HPV感染?
1.适龄接种预防性HPV疫苗
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九价三种价数的疫苗,建议要及早进行HPV疫苗接种,特别是没有性生活的人群接种保护效果最好。
2.这么多种疫苗,该如何选择?
不论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二价和四价疫苗在预防16和18导致的宫颈癌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都可以预防大部分宫颈癌的发生。四价比二价多涵盖的两个低危型,是预防尖锐湿疣的。此外,也有研究数据显示进口二价疫苗对31、33、45等也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
所以,接种HPV疫苗不要等,能约上哪个打哪个。9岁以上的女性,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趁早约”更重要!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HPV病毒与性传播有很强的关系,女性性行为过早、性伴侣过多、性生活过频、性生活不卫生等等,都有可能诱发或者再次感染HPV病毒。因此,要洁身自好,保持卫生。
打了HPV疫苗,就一定安全了?
并不是,无论是否注射HPV疫苗,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均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液基细胞涂片+HPV检测)。根据宫颈癌筛查三阶梯原则,一旦发现宫颈病变,要及时处理。
HPV疫苗均是预防性的,不能有效清除或治疗既已存在的HPV感染、生殖器疣或宫颈癌前病变等,而且疫苗不能预防已知可致宫颈癌的所有亚型感染。而且有一小部分宫颈癌与HPV感染无关。因此,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妇科 甄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