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如何预防透析患者脑梗死

发布日期:2024-05-10

近日,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嘉宾”,那些正在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梗死抗争的勇士们。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而在古老的中医智慧中,它则被形象地称为卒中或中风。

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据相关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为11%,是正常人群的4.3至10.1倍[2],缺血性卒中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威胁其生存质量。

因此,早期识别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来预防或延缓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预防缺血性卒中,透析肾友们要注意什么呢?

1. 高血压

高血压可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在动脉粥样硬化处,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以及某些大动脉血栓脱落可造成脑动脉栓塞,这些情况可导致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

2.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高水平或波动较大,对血管内皮损伤较大,代谢紊乱引起血管内膜增厚,加快动脉硬化;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管壁长期受损,进而引起各靶器官受累,增加脑卒中风险。

3.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以及血脂异常同归属于血脂异常,其机制与血管内皮受损,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4. 体质量指数(肥胖)

体质量指数是评估肥胖的最常用客观指标,而肥胖与一般已确定的中风危险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有研究证实,肥胖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最常见的原因。

5.炎症

血清白蛋白和CRP主要在肝脏合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PR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它会使CRP水平持续轻度增高;而CRP升高,机体就会出现脂质代谢紊乱、血小板聚集、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痉挛,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6.营养不良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反映患者营养状态,其不仅有自由基清除作用,还在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低蛋白血症可刺激脂类物质和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肾友们预防脑梗死的措施有哪些?

1.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平稳的情绪,规律作息,保证睡眠的充足,戒烟戒酒、低盐低脂营养均衡饮食,控制体重,保证充足的营养,每日适量的新鲜低钾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提倡高蛋白、低脂、低盐及富含纤维素、钙质和维生素饮食。

2. 控制血压

多数专家建议,肾友透析前收缩压控制在140至160mmHg是较为理想的血压,透析中血压不低于100/70mmHg,不高于180/100mmHg,特别注意的是血液透析前,嘱咐患者不可应用降压药,防止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平时监测血压,降压药物要遵医嘱随时调整,不能随便停药。

3. 控制血糖

对于血液透析病人空腹或餐前血糖控制在7.8至10.0mmo1/L,餐后2h或随机血糖控制在7.8至13.9mmol/L,透析肾友血透前尽量不要应用胰岛素或酌情减量,避免低血糖。

4. 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每3个月检查一下C反应蛋白这一炎性指标,如果其明显升高,需要寻找身体是否存在相关感染病灶,若无明显感染病灶,需要注意透析不充分、贫血等原因导致的炎症介质升高。另外监测白蛋白,评估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合理补充优质蛋白。

5. 适当运动

血透肾友在心脏允许情况下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从简单的局部关节锻炼到传统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肾友的精神状态,还能够维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参考文献:

[1]车旭,王红霞,李彩霞,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OL].护士进修杂志:1-11[2024-04-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2.1063.r.20240415.1318.005.html.

[2]王冰洁,梁琪,陈宇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23,22(10):794-798.

[3]应金萍,蔡根莲,项雪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1,14(03):206-212.

[4]邹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管理的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23.DOI:10.26994/d.cnki.gdlyu.2022.000686.

[5]卢红华,肖丽萍,刘燕燕.基于最佳证据的血液透析病人血糖管理指导流程图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3,37(21):3845-3851.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 王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