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出现膝过伸症状往往是因为在发病早期,下肢力量不足时,就开始了站立、走路训练,导致下肢各关节出现了异常模式。这不仅影响行走,更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进行偏瘫膝过伸的康复锻炼,帮助您改善异常的走路方式!
一、什么叫“膝过伸”
“膝过伸”也称为膝反张,在行走和站立过程中,当患侧腿在支撑身体时,膝关节过伸展,伸展角度大于5°,身体重心向前的现象。
二、膝过伸的危害
造成膝关节过伸展原因很多,膝过伸的危害也很多,最为突出危害是造成步态异常和加大膝关节疼痛风险。
三、自我锻炼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改善下肢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使膝关节更加稳定,减少膝过伸代偿的行为。注意,患者应在身边有陪同人员的情况下进行锻炼。
在锻炼前,首先患者平躺在床上,看护人员在患者患侧,对其下肢肌肉进行按摩放松,即大腿和小腿前、后侧肌肉,并依次被动的活动下肢髋、膝、踝关节,为下肢锻炼做好热身准备。
2.桥式运动
患者采取仰卧姿势,膝盖弯曲,双脚平放在床面上,膝盖之间保持适度距离。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掌心朝下。接着,患者通过臀部发力并向下蹬脚,将臀部向上抬起,从而逐渐提高髋部。在此过程中,家属或护理者可以帮助稳定膝关节,以确保动作的准确完成。当患者能够轻松完成双桥运动后,可以进一步挑战自己,进行单桥运动以增强练习效果。在桥式运动的最高点,患者应保持5到10秒,此时家属或护理者继续提供支持,确保膝关节的稳定性。
3.靠墙静蹲训练
患者腰背保持靠于一面平整的墙体,脚迈至距离墙壁大约一脚半的位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右脚尖分别指向11点和1点方向。接着,膝盖沿着脚尖的方向缓慢而均匀地下蹲,确保膝盖正对第二和第三脚趾之间。下蹲时,大腿肌肉要紧绷,臀部也要收紧。保持这个姿势大约一分到三分钟,目标是让股四头肌出现微颤,或者感觉到自己无法继续坚持时,即可停止练习。这一训练旨在加强膝关节附近的肌肉的肌力,进而提高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建议下蹲时,将膝关节后的腘窝弯曲角度维持在150°至120°的之间(角度越小,强度越大,臀部不要低于膝盖位置)注意强度应循序渐进。此外,在静蹲姿势时,重心不要偏移,腰背紧贴墙面,膝关节不要过度内扣和外移。如果膝关节有明显不适,应立刻停止训练。
4.屈伸膝控制训练
患者用健腿站立在台阶上,患腿则放在地面上。患者进行患腿的屈伸运动,腘窝弯曲角度在180°至150°范围内(当患腿直立时应努力控制不要出现过伸情况)。护理者将双手分别放在患侧膝关节的前后位置,辅助患者控制膝关节。通过这种辅助,患者执行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使患腿逐渐承担部分体重。这一系列动作旨在提升患者对膝关节控制的能力。同时,下蹲动作还能够增强本体感觉的刺激,有助于激活本体感觉障碍患者的屈膝动作。注意的是这一训练对平衡要求较高,刚开始患者可以健手扶稳扶手,建议看护人员监护下完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安全。
5.爬行训练
患者可于软硬适度的床铺或地面采取四点跪姿,向前方注视,进行四点跪位爬行训练。起初,患者仅需保持四点跪位,随后逐渐过渡至爬行动作。建议功能较好的患者在家属监护下尝试完成。此训练旨在提高膝关节在屈曲位的控制能力,增强运动协调性,预防膝关节过度伸展。
四、生活调整
除了参与康复训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留意一些关键细节,比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降低膝盖过度伸展的风险。尤其是脑卒中的初期,由于患侧下肢肌张力降低,病人在尝试站立或行走时,可能会采取膝盖过度伸展的姿势或屈膝负重。在该时期肌张力低、肌力较弱的病人,应暂避错误地站立训练。待患侧下肢控制能力有所恢复后,再开始站立练习。
偏瘫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相信一定能够战胜这个难题!祝愿每一位偏瘫患者都能早日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美好!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 邱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