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饮食、生活上要注意这些!

发布日期:2024-06-0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慢性疾病,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分别占所有症状的82.4%和58.8%;不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等;还可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包括咽喉不适、咳嗽、哮喘等。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症状反复的慢性疾病,GERD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欧美国家GERD患病率较高,约为10至20%,其中美国GERD患病率约18.1%至27.8%,欧洲患病率为9.8%至18%,而我国GERD的患病率约为1.9%至7.0%,但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换,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年龄、饮酒、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和遗传因素等。其症状及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家庭都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手段通常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抗反流治疗。



远离胃食管反流病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改善饮食习惯:

(1)减少强刺激性饮食

酸性饮料:如碳酸饮料,可能通过CO2引发嗳气性反酸。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柠檬、山楂、李子等。酒类、浓咖啡和浓茶:咖啡因是强力胃酸分泌刺激因子,清淡的咖啡和茶可以适量享用。香辣调料过浓的菜肴、巧克力等:易引起烧心症状。腌制、烟熏食品:与胃食管反流呈正相关。

(2)增加碱性食物和蛋白质摄入

碱性食物:比如小米、燕麦、白菜、黄瓜、菠菜、胡萝卜等。蛋白质类:比如瘦肉、鱼、鸡蛋、豆制品等。

(3)降低脂肪摄入

高脂肪饮食可延缓胃排空,刺激胃酸分泌,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导致反流。

(4)饮食宜消化、宜碱、宜温

流质食品、碱性食物排空较快,不易引起反流。凉食在胃中的滞留时间较长,容易诱发反流。

(5)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调整作息规律,睡前3小时不进食。


改善生活习惯:

(1)戒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损害。

(2)戒酒:减少胃酸的分泌。

(3)减肥:降低食管压力梯度,降低腹压、减少胆汁及胰酶分泌。平时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在生活中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如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

(4)呼吸:鼓励患者尝试腹式呼吸训练,减缓反流症状。

(5)睡觉:床头抬高15至30度,有助于减少夜间反流。尤其是右侧卧位,抬高床头15至20度以减少酸暴露时间,且右侧卧位时胃食管交接区处于胃底胃酸平面以上,降低酸暴露风险。

(6)情志:可配合练习八段锦、拍打操,强身健体,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健康行为管理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复发。如果患者在基础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前往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进行专业的咨询及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食管疾病协作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J] .中华消化杂志, 2023, 43(9) : 588-598.

[2]段慧,孙晓滨,王琼,等.基于奥马哈系统胃食管返流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与应用[C]//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学术论坛暨2023年华南康复医学与护理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59827.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 吴恺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