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的形成是由于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迷路”了,在卵巢表面扎根生长,随着每次月经来潮在卵巢上反复出血,日积月累形成陈旧性血液积累形成卵巢囊肿,切开囊肿可以看到类似巧克力的褐色、粘稠的液体,所以叫“卵巢巧克力囊肿”。它与遗传、免疫和炎症等因素相关,和吃巧克力、甜食关系不大。有一些卵巢囊肿发生了少量出血,也会形成类似巧克力的褐色、粘稠的液体,在超声检查下难以和“巧囊”区别。所以“巧囊”确诊的金标准是腹腔镜手术,剥除囊肿后送病理检查。
“巧囊”常见症状是痛经、慢性盆腔疼痛、不孕,是公认的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一般要等绝经后才能彻底控制病情。
二、怎么对付“巧克力囊肿”
1. 缩小囊肿
大部分“巧囊”是良性囊肿,良性囊肿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出现囊肿破裂、囊肿蒂扭转引起剧烈腹痛需急诊手术治疗。因此控制囊肿大小,尽量缩小囊肿是首要考虑目标。
目前西医激素治疗的“假孕”疗法及“假绝经”疗法就是通过激素类药物营造全身低雌激素状态使“迷路的”异位内膜停止增生出血并逐渐萎缩。全身低雌激素状态引起的血栓风险及骨质疏松风险升高、血脂血糖代谢异常、激素改变导致情绪异常是西医激素治疗的缺点。中医理论认为“巧囊”患者常有瘀血阻滞、痰瘀互结。活血化瘀散结类中药在抑制病灶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萎缩的机理得到有效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短时期内卵巢体积增大较快,血清肿瘤标志物迅速升高至几百甚至上千时需警惕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手术确诊。
2. 缓解疼痛
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是“巧囊”女性最常用的止痛方式,常见的有“芬必得”、“布洛芬”等。然而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不当使用可能增强胃肠道溃疡、出血、心血管不良事件等风险。因此广大女性对中医药止痛方案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内已有指南明确推荐中医药可作为治疗内异症相关性疼痛的一线用药。补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是常用的控制“巧囊”相关疼痛的法则之一。
3. 保护生育
在“十月怀胎”期间,入侵卵巢的内膜暂时停止增生出血,可使“巧囊”病灶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巧囊”分泌的炎性因子卷起了一场盆腔“沙尘暴”,增加了不孕、流产及早产的发生率。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中医治疗在经前实行个体化的活血化瘀方案,经后重在补肾活血、积极助孕,孕后重视固本培元安胎。
三、怎么预防“巧克力囊肿”
很可惜目前没有明确的“巧克力囊肿”有效预防方案。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巧囊”发病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饮食偏嗜者大部分都存在中医体质偏颇现象,而体质偏颇又会增加了疾病的易感性。曾有调查显示,部分肉类产品可能检出雌激素残留,偏好肉食与生殖腺丰富的肉类产品(如雪蛤、海胆、鱼籽、蟹黄等)可能增加了外源性雌激素摄入的风险。
看来,为了健康咱们得悠着点吃别让“激素小分队”在体内开趴免得“巧囊”来敲门!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妇科病区凌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