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黄女士浅尝了一口餐桌上的“芋头”炒肉,还没来得及夸赞美味,马上就出现了舌头、咽喉发麻、疼痛,就像火烧一样。没过一会儿,她的胸口至中上腹部也出现了烧灼样疼痛。黄女士疼痛难忍,十分痛苦,随之还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她立即去了他院寻求治疗。6月27日凌晨,黄女士觉得自己的症状没有什么明显改善,来到了深圳市中医院就诊。据黄女士回忆,自己吃的“芋头”来源于自家花园,因其部分外观与普通的食用芋头很相似,家里阿姨便用来切块炒肉以一饱口福,没想到自己只是尝了一口,就险些酿成了大祸。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进食“芋头”来源的植物形态学图片与系统检查,黄女士被明确诊断为“滴水观音中毒伴急性咽喉炎”,在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住院治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顺利出院。
黄女士自家花园滴水观音图
什么是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又名海芋、野芋头、观音莲、广东狼毒、狼毒头、天荷、隔河仙、羞天草等,为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开花时花成焰包型,由淡绿色转白色,穗状花,散发出白兰花的香味,花期为3月至10月。种子成熟时,呈红色。其喜高温、潮湿,耐阴,生长旺盛且壮观。因其可调节空气湿度、清除空气灰尘,现经常被作为一种美观的室内盆栽[1]。
滴水观音的功效及作用
其药用部位主要是海芋的根茎,其性寒,味辛,有毒。归心、肝、胆、大肠经,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疟疾、流行性感冒、霍乱、疝气、肠伤寒等。可外用治疗疔疮肿毒、毒蛇咬伤、毒蜂螫伤[2]。
滴水观音中毒的临床症状
滴水观音全株有毒,误服可普毒众生。其茎内的白色汁液及滴下的“水”均有毒,以茎干最毒,含海芋素及生物碱等甾醇类化合物,有毒成分为草酸钙和皂素毒苷[3]。能对人体的任何部位产生毒害作用,例如皮肤粘膜、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皮肤接触汁液发生瘙痒、麻木、红肿、刺痛;眼与汁液接触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误食茎或叶引起口腔、舌、咽喉发痒、充血肿胀、麻木及疼痛,可伴有流涎;对消化道黏膜有剧烈的腐蚀性,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胃肠烧灼样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出汗、惊厥,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呼吸困难,甚至可窒息,心脏麻痹而死[4,5]。滴水观音中毒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因此所接触植物的形态学鉴定是明确中毒病因的关键,必要时借助DNA测序[3]。
滴水观音中毒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一旦中毒,应立即进行排毒和对症处理,以免酿成严重后果。
皮肤中毒可用醋酸或醋洗涤[4];误食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方式排毒,同时加予抗炎、抗过敏、营养心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静脉补液及吸氧等其他对症处理[6]。亦有文献报道用醋加生姜汁少许共煮,内服或含漱以解毒[4]。
滴水观音中毒的饮食指导
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指导及护理工作,对于意识清楚、急性轻度咽炎患者,可缓慢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水、温稀饭等,但适宜低盐、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咽炎较重者需禁食3天左右,加强静脉补液,以防咽喉部水肿加重,甚至引起误吸及呛咳等。待病情稳定、炎症消退后,可恢复普通饮食,但需忌刺激性食物[6]。
滴水观音中毒的心理护理
因担心病情进展,患者容易紧张、焦虑、恐惧,要时常安抚患者,耐心讲解滴水观音中毒的病因、症状、治疗措施、护理及预后,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保持休息地方安静,减少不良情绪刺激。
滴水观音中毒的预防
加强家养植物安全常识的普及,尤其是有毒植物的辨识,如夹竹桃、变叶木、红花石蒜、狼毒花等,防止因辨别不清误食引起中毒。针对不明确属性的植物,应避免接触皮肤及进食,以防中毒。修剪滴水观音茎叶时用剪刀,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其断端渗出的汁液。公共场所种养滴水观音应树立警示牌以提醒观赏者注意禁止触碰及食用。
参考文献:
[1] 汪静.大型赏叶植物——海芋[J].种业导刊,2008,(04):42.
[2] 林庆民.海芋[J].花卉,2016,(11):21.
[3] 谢立璟,王英伟,龙鑫,等.急性海芋中毒救治1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4):240-242.
[4] 徐伟英,潘红英.1例食用海芋中毒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z2):150.
[5]周赛,陆永姝.滴水观音中毒伴急性咽炎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9):97.
[6] 李雪芬. 1例误食海芋中毒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19-320.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 陈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