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笑尿了”不是开玩笑!产后妈妈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4-08-20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喷嚏、大笑或剧烈运动等腹压突然增加时,出现不由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流出,多见于产后及更年期女性。它虽不影响生命,但却严重影响我们的社交自尊。



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是怎么出现的呢?

妊娠和分娩:生儿育女是大部分成年女性的必经之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育生命过程中激素水平改变、增大的子宫引起的腹压增加,分娩的过程中的挤压或助产技术均可能会对盆底肌肉、神经、韧带造成损伤,从而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临床表现。

腹压增加:肥胖、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引起的腹压增加会导致尿失禁发生率显著增加。

年龄:衰老是我们始终无法跨越的难题,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退化、松弛,绝经等因素引起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粘膜萎缩等因素。


压力性尿失禁分度:

轻度:尿失禁仅发生在咳嗽、喷嚏、大笑时,不需要使用尿垫。

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

重度:尿失禁在轻微活动、改变体位时可发生。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轻至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保守治疗为首选方法。下面主要介绍保守治疗的方法:

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或减少便秘;控制孕期、产后体重,积极减重;戒烟,治疗慢性咳嗽;避免饮用茶、咖啡等饮品。

盆底肌训练:即Kegel运动,缩紧阴道及肛门,收缩3至5秒,放松5至10秒,反复交替,每次15至20分钟,每天2至3次,或每日做150至200次提肛运动(可分次进行)。



可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漏尿症状,可随时随地进行,且无需额外设备。记得训练前一定要先找专业医生或治疗师判断收缩时是否找对了正确的肌肉收缩位置,避免腹肌、臀部、大腿部过多参与。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可增强盆底肌力,提高控尿能力,有效提高盆底肌训练的效果并缩短治疗周期,是目前压力性尿失禁保守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案。

中医疗法:对于盆底肌松弛造成尿失禁等现象,中医学归属为“遗溺”等范畴,素体虚弱、胎气久压、产时耗气伤血或产程过长耗伤正气是其致病原因。在盆底肌修复中,可辅助中药、手法、电针等中医手段来增强盆底肌肉的本体感觉,改善盆底力量,从而改善漏尿症状。

子宫托:子宫托可通过恢复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来改善盆底功能。

药物治疗:绝经患者合并有泌尿生殖综合征时可以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总有一种适合你,产后42天至产后半年是产后盆底康复的黄金时间,我们要牢牢抓住哦。

深圳市中医院产科盆底康复中心为产科的特色专病门诊之一,中心配备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1名。盆底中心日常治疗工作主要包括产后盆底筛查及盆底康复治疗、各种类型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等)、阴道松弛或痉挛、性冷淡或性交疼痛、慢性盆腔疼痛、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后腰背痛、产后少乳治疗及乳胀通乳治疗、产后塑形等治疗。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产科 丘远婵、李妍霏

展开